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以龜為師沙小學童樂歪了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745
彭康順(左一)把斑龜當成課外教材。(張建騰攝)

彭康順(左一)把斑龜當成課外教材。(張建騰攝)

 向大自然借教材!金沙國小四年乙班的導師彭康順把一隻迷途的斑龜帶回教室安置;很快的「國有國法,班有斑龜(班規)」成了小朋友們琅琅上口的順口溜-師生們決定從烏龜身上學習一些知識。
 彭康順帶回教室的斑龜,是臺灣地區最常見的淡水龜,低海拔的池塘、水庫,甚至在溪口半淡鹹水的紅樹林區,都有機會看到牠;寵物巿場也可以買到牠。
 沙小四乙的斑龜,是彭康順在湖畔的馬路上揀到的;由於這種斑龜還算「韌命」,因此他決定暫緩放生,算是向大自然借個好教材,回去與班上的小朋友同享這個可愛的生命;於是乎,這隻斑龜小姐,只好暫時「認命」,讓小朋友輪流為牠換清水,餵飼料,但小朋友也得把握自己要勤洗手的要訣;彭康順甚至還要用牙刷小心清理龜殼。
 「身穿九宮八卦,四海龍王也怕!」如今暫留人間,陪伴學童玩耍-這一隻斑龜「轉學」到沙小,以四年乙班做為「中途之家」,讓沙小四乙的小朋友們的課間和課後時間,多了更多樂趣。牠那背殼上的「九宮八卦」,龜紋細緻,是天然的圖畫;牠在「龜房」中弄的咚咚細響,如敲木魚,是天然的節奏。牠的龜房(閨房),是用兩公升的水桶改裝,裡面有水,有貝殼……。
 彭康順在教室中貼了一張「龜」的生態教材,告訴小朋友:龜是爬蟲類動物,身上有背甲和腹甲;龜甲是由表皮和真皮角化及骨化而成的。
 背甲可以區分成幾個部分,包括:頸盾、肋盾、緣盾、椎盾、臀盾。
 腹甲也可以區分成幾個部分,包括:喉盾、肱盾、腋下盾、胸盾、朘盾、鼠蹊盾、股盾、肛盾。
 當龜遇到敵人時,可以把頭、頸和腳全都縮進龜甲裡,以龜殼當做盾牌,這樣就可以讓許多敵人拿牠沒輒。
 龜是靈物,也是寓言,甚至是成語或罵人的材料-「龜兔賽跑」是寓言-說的是勤能補拙,驕兵必敗;「兔角龜毛」則是成語-比喻不可能發生的事;至於「槓龜」、「龜縮」則是常用的詞語;「龜文鳥跡」則是古代中國文字的源頭。
 彭康順表示,他會循序提供一些與龜有關的教材,讓小朋友閱讀,並做為觀察、討論的基礎。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