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瓊林普渡豎起11層幡旗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金湖報導。
點閱率:1,425
  紅白相間的靈幡,每一層代表三里的範圍。(張建騰攝)

紅白相間的靈幡,每一層代表三里的範圍。(張建騰攝)

 「幾載無依愁夜月,今宵得度笑秋風!」昨天是瓊林舉辦普渡的日子,瓊林里中豎起了紅白相間的十一層幡旗;三個角頭則設有九處共十列的普桌。
 瓊林普渡所設的靈幡共十一層(含幡頭),據瓊林的里長伯蔡顯明(社區理事長)表示,一層代三里,代表里程範圍內的孤魂,都在邀請之列。
 普渡的靈幡設在里公所前,靈幡的對面則是普渡公壇;普渡公壇上有「蘭盆勝會」及「幾載無依愁夜月,今宵得度笑秋風」的聯語。據里長伯蔡顯明和瓊林社區的總幹事蔡清其表示,普渡公是觀音的化身。
 普渡公壇設有「瓊林社群萃蔡公暨妣神主」;蔡清其表示,普渡時祭祀的孤魂,包括了在歷代戰役或動亂中喪生的蔡氏先人及外人-對靈魂的尊敬,是華人美好的傳統。
 蔡顯明和蔡清其表示,瓊林分為大厝、樓仔下、大宅等三個角頭。大厝的普桌設在十世宗祠、保護廟前、金泉美商店前廣場、村公所後面廣場等四處;樓仔下的普桌設在樂圃祖厝、大埕、東埔頂、坑墘;大宅的普桌共有兩列,都設在十一世宗祠。各處的普桌,至少是五桌成列。
 除了普渡活動外,瓊林的家家戶戶在傍晚時,照例有拜門口的風俗。七月拜「老大公」時,除了各式供品,瓊林人習慣上要拜龍眼、拜冬粉-龍眼枝可當扁擔,冬紛絲可當繩索,讓老大公可以打包和挑擔。
 據瓊林長者蔡益民的說明,七月祭祀老大公時,會用蕹菜;俗話形容人手腳太慢,會連蕹菜都吃不著;因此,拜老大公時,至少要讓他們吃到蕹菜。
 另根據瓊林長者蔡成烈的說明,拜老大公要用龍眼、冬粉、米粉。龍眼可給老大公做扁擔;冬粉和米粉則是給老大公當繩索-似乎是要讓老大公可以把吃不完的東西挑著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