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建金烈大橋薛承泰︰馬總統也支持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碧蓮/縣府報導。
點閱率:412
福建省政府主席薛承泰(前排左五),昨抵縣府拜會李縣長,省府與縣府團隊大集合。
(翁碧蓮攝)

福建省政府主席薛承泰(前排左五),昨抵縣府拜會李縣長,省府與縣府團隊大集合。 (翁碧蓮攝)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福建省政府主席薛承泰昨天拜會金門縣政府,對於縣長李炷烽關切興建金烈大橋,以及大陸供水議題,他表示,中央對建橋基本政策方向原則上不變,連總統馬英九也認可支持景觀建橋的構想;至於境外引水涉及政治層面;另縣府團隊建議因地制宜訂定金門基本法或特別法,俾促進金馬建設與發展。
內閣改組中,金門籍薛承泰獲留任政務委員,並獲任命兼任福建省主席,他昨日上午八時三十分率省府團隊抵縣府進行就任省主席以來首度拜會,李縣長率縣府團隊親自迎接及簡報,李縣長對薛承泰獲拔擢為省主席,當場表達由衷祝賀,並推崇薛承泰的成就是金門人的榮耀,現場響起熱情掌聲喝采。
李縣長向薛主席簡報時提出兩大縣府長期推動的重大政策,包括大小金門建橋及境外引水議題,希望爭取薛主席支持,同時期望透過省府功能,能作為中央與地方政府溝通的平台,促進金馬的建設與發展。薛承泰強調,省府雖然虛級化,但非虛無化,省府團隊將找出正確「方向」,凝聚「共識」,發揮功能。
 有關李縣長提及興建金烈大橋,薛承泰在劉兆玄內閣時代,被指定為興建金烈大橋的聯絡窗口,如今吳敦義內閣成立,以政務委員兼任省主席,繼續負責協調建橋重任,備受金門地方期待。李縣長則對中央及交通部在七八月公文回覆要求再行修正等等,則認為緩不濟急,疾呼中央早日促成金烈大橋興建。
薛承泰指出,興建金烈大橋的基本政策和方向,原則上是「OK」,中央曾考量「經濟效益」問題,他則不以為然並提出朝「三分交通、七分觀光」理念,希望構想中建造的金烈大橋,不但是具有交通水電救護醫療功能,也是能帶動觀光發展的景觀橋,甚至開放單車跨越大海,不僅將成為國內工程界的指標,也將是舉世少有,且具有綠色環保休閒特色,馬總統也認可支持。
李縣長也提及星國新生水模式若強行套用在金門,實有其不可行的障礙,李縣長強調,若金門要推動新生水,前提也要先有水源,金門一天有五千噸廢水,不過全作為環境美化及農業灌溉之用,加上,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及水質惡化;即便要推動新生水,也需境外引水才可行,大陸方面也準備好,只待中央點頭。
 對於具體落實建橋,薛承泰表示,由於台灣發生八八水災,中央正全力搶救災區,因此,將等救災告一段落後,再就建橋細節內容、預算編列、施工、中央與地方搭配等進行商議解決。至於,境外引水議題,薛承泰認為是可以考量,但其中涉及「主權」問題,乃有待共同努力重新思考及突破。
 此外,李縣長也提及前行政院長在馬祖宣示的「陸客自由行,金馬先試先行」,以及陸生招收等等,希望前院長的宣示能化為政策,這是兩岸之間發展契機,同時也是金門鄉親對中央的期待;不少鄉親質疑金門沒重大建設,李縣長強調,重大政策非地方政府片面可決定,可望在薛主席協助獲解決。
 在與薛主席有約對話中,縣府人事室主任翁正義建議中央訂定金門特別法或基本法,因地制宜,實質促進金馬的建設與發展;薛主席認為訂定新法是可以研究的,如召開研討會提高能見度,而非一廂情願,透過認知的傳達,進行形成普遍看法與共識;薛主席也表示,省府與縣府角色不同,應相輔相成,尤其在未來兩岸發展,應共同合作為金門鄉親謀最大福祉。
(相關新聞見二版)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