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金門戰地文化邁向世遺

發布日期:
記者: 駐台特派員楊樹清/台北報導。
點閱率:778
「2009金門戰地國際藝術節」台北記者會昨日下午在交通部觀光局交通旅遊服務中心舉行:金門文化局長李錫隆(左三)、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左四)等與會嘉賓共同為金門戰地國際藝術節活動網站按鈕啟動後合影。
(楊樹清、翁國鈞/台北傳真)

「2009金門戰地國際藝術節」台北記者會昨日下午在交通部觀光局交通旅遊服務中心舉行:金門文化局長李錫隆(左三)、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左四)等與會嘉賓共同為金門戰地國際藝術節活動網站按鈕啟動後合影。 (楊樹清、翁國鈞/台北傳真)

「走過戰地悲愴,綻放藝術火花!」
金門文化局長李錫隆的一句話,為「2009金門戰地國際藝術節」作了最佳的註腳。
「聯合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已達八百零九處,金門的戰地文化條件,可再努力推動登錄世遺!」
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驚艷走過戰地的金門,藉著「金門戰地國際藝術節」的推展,再次重申金門的世界文化遺產潛力條件。
由金門縣政府主辦、金門文化局承辦、幕府創意公司策辦、立榮航空等協辦以及金門日報社、廈門衛視等參與媒體協辦的「2009金門戰地國際藝術節」昨在台北舉行全國首場記者會,並按鈕啟動活動網站,正式宣告戰地國際藝術節活動起跑。
「2009金門戰地國際藝術節」台北記者會。是於昨日下午一時三十分在近松山機場的交通部觀光局旅遊服務中心舉行,吸引了三十多家中外媒體前來採訪,承辦單位金門文化局由局長李錫隆率藝文推廣課課長周祥敏及技士傅仰添赴會,金門縣政顧問許丕華、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交通部觀光局旅遊服務中心主任劉文越、立榮航空王蕙芳、易飛網副協理吳建興等各界代表與會。
在林姮均的主持下,記者會由一幕別出心裁的「踢踏舞」開場,踢踏舞者利用金門特產高粱酒瓶及金門鋼刀打擊出不同的節奏,搭配輕快、活力十足的舞姿,揭開「金門戰地國際藝術節」獨有的戰地特色。
金門文化局長李錫隆開場致詞,以「走過戰地悲愴,綻放藝術火花」詩般的語言,扣合「戰地」與「藝術」結合的活動意涵,他也向媒體介紹構成一千六百年金門文化的幾大區塊:閩南文化、僑鄉文化、戰地文化、自然生態文化等。
他提及,今年適逢一九四九國民政府遷台及古寧頭戰役爆發六十年、一甲子,身處在一九四九以後兩岸五大戰役的發生地,長處戰爭戰地的金門,「不能永遠停留在烽火悲情,必須走出來」,也惟有「打開藝術門」才能「發現新金門」。因此,李錫隆強調,今年的「2009金門戰地國際藝術節」,除了表演活動外,也要讓當地居民更有參與度,所以特別規劃了藝術家駐村計畫,帶領社區民眾一同創作,也邀請金門本地、台灣、大陸、加拿大等不同地域、國家的表演團隊在金門演出,希望國際藝術與常民文化融合,並讓金門從戰地文化觀光印象,轉型為藝術文化之都。
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應邀作貴賓致詞時,提到金門不只有「高粱、貢糖、鋼刀」三寶,同時也是深具世界文化遺產潛力的寶藏。他手頭的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已獲登錄為聯合國世界遺產共有八百零九處,包括文化遺產六百八十九處、自然遺產一百零五處、綜合遺產二十五處。這些遺產中,也頗多是戰爭殘酷手段下的遺留,像廣島、波蘭的戰爭遺跡,依此基礎,長期在戰爭陰影下生活的金門,也留下難以計數的戰地史蹟;洪慶峰強調,金門有深厚戰地文化條件可向聯合國申請登錄世界文化遺產。藉著戰地國際藝術節的推行,洪慶峰提醒國人共同思索「戰地」背後更深層的「世界」意義。同時,他也提及在文化創意產業概念與行動下,樂見以砲彈片打造金門鋼刀的吳增棟,也能從使用在生活的鋼刀轉型為砲戰、戰役紀念鋼刀,創造戰地文化特色。
記者會的最後,也特別安排了與會的李錫隆、洪慶峰、許丕華、劉文越、王蕙芳、吳建興等共同為「2009金門戰地國際藝術節」活動網站,按鈕啟動。
「2009金門戰地國際藝術節」將於九月二十五日登場,持續到十月十八日,展開十五場次表演,並有藝術家裝置藝術創作及藝術團隊駐村演出,帶給軍民和觀光客豐富的藝術饗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