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鋼琴詮釋中國戲曲徐元婕催化梁祝風情

氣質才女徐元婕,首次嚐試用西洋樂器鋼琴演奏中國戲曲音調「梁祝」,深情婉約的琴聲,風靡觀眾。(許加泰攝)
伴隨著小說、電影、戲曲和音樂,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故事,打動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並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氣質才女徐元婕首次嚐試用西洋樂器鋼琴演奏中國戲曲音調「梁祝」,深情婉約的琴聲,風靡觀眾,響起了讚美的掌聲。觀眾的共鳴和熱情迴響,徐元婕深受感動,她說,用西洋樂器演奏中國戲曲音調,是一條新路子,未來有機會再辦音樂會,將會更著重於膾炙人口的中國戲曲、民謠,讓老一輩觀眾回味無窮,年輕的觀眾呼應傳統。
徐元婕、徐元妤兩姊妹花合作的「鋼琴隨想曲」音樂會,於上週週末夜在觀眾意猶未盡的熱情掌聲中,圓滿落幕。兩姊妹花帶來一連串旋律好聽的樂曲,以琴聲催化點燃觀眾的熱情。徐元婕有著別樣的懷舊色彩「梁祝」琴聲,更是激起觀眾們的共鳴情緒,不禁隨著深情婉約的琴聲節拍躍動,不需言語,不需思索,回憶與情懷不斷從腦海中湧現,沈浸於這首穿越時空歲月,旋律浪漫,盪氣迴腸的樂聲中,徐元婕用悸動的心、悸動的琴,激起觀眾迴響的情緒,也勾勒出每個人心中嚮往浪漫愛情的夢。
徐元婕用「鋼琴」詮釋「梁祝」,不僅是她個人音樂表演的突破,也與觀眾產生共鳴,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十幾分鐘的悠揚琴聲,觀眾聽得如癡如醉。緊接著,她又和妹妹徐元妤為觀眾帶來一首有台灣本土曲風的「陽明春曉」,由於它的片段曾作為中華電視公司國語文教學節目「每日一字」的主題曲,兩姊妹花四手聯彈的默契,呈現這一首台灣人最耳熟能詳的國樂樂曲,也博得觀眾的掌聲。
「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為了這場音樂會,徐元婕和妹妹徐元妤籌畫了一年,下了非常多的苦功,勤練樂曲,從挑選樂曲、到海報設計,都有別於四年前的音樂會,希望讓觀眾能感受到他們的認真。本身喜愛中國文化的徐元婕,也喜愛「梁祝」,她說,這部協奏曲旋律優美、色彩絢麗、通俗易懂、藝術性很強,被喻為「民族交響樂」,國外音樂評論家則稱它是「蝴蝶的愛情」協奏曲,她所演出的是由音樂家林道生改編成的鋼琴獨奏版本。徐元婕為了真實呈現樂曲的意涵,她除了看小說、電影,也聽二胡、小提琴演奏的樂曲,心領神會,深深體會、深深感受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對青年男女的堅貞愛情,要將深情婉約的「梁祝」,饗宴樂迷。
徐元婕的媽媽謝素華,為了栽培兩姊妹學習鋼琴,花了很多心血和心力,兩姊妹的才藝出眾,讓她很安慰,也很欣喜。「梁祝」迷的謝素華,相當支持徐元婕用音樂來呈現中國豐富的文化,在徐元婕練習「梁祝」樂曲的過程中,她是觀眾,也是老師,不斷的提供意見,還為兩姊妹訂製旗袍,搭配中國樂曲的演出,更呈現出中國風的味道。
徐元婕、徐元妤身著中國式旗袍,簡樸而充滿氣質,散發著古典美,演出充滿魅力。這幾天,一家人接獲聽眾不斷的讚許,佳評如潮,還希望再回味「梁祝」樂曲,讓謝素華和徐元婕姊妹感動不已,歡喜努力有所迴響。
中華企劃人協會理事長翁林澄有豐富的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經驗,他和許多來自台灣的徐家姊妹「粉絲」,專程來金門欣賞倆姊妹的「鋼琴隨想曲」音樂會。翁林澄豎起大拇指稱讚是完美演出,他說,音樂人,不管東方與西方,都不要自我設限,結合東西方樂器的特質來共同詮釋不同的東、西文化的作品,呈現更豐富的曲風和韻味,會開創更寬闊的音樂天地。
翁林澄鼓勵兩姊妹花走出金門,以音樂才藝,來饗宴兩岸更多的樂迷。徐元婕說,她和妹妹各有教職工作,暫時還無法抽身,未來有機會的話,會先到台北、和擁有「鋼琴之島」、「音樂島」美譽的廈門鼓浪嶼做演出,她也期許自己未來在音樂的領域能更加精進,活躍在世界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