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海印寺後殿重修文資會審查過關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金城報導。
點閱率:408

 太武山海印寺後殿年久失修,有建築體漏水、龜裂、安全等狀況,為確保公共使用安全、改善傳統建築風貌、維護文化資產價值、優化環境空間品質、契合民眾信仰需求,廟方規劃進行重修,並於昨日經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查通過,以利後續規劃等工程進度的推展。
 這項公共藝術審查會昨日下午在文化局三樓會議室進行,由縣長李炷烽主持,包括文化局局長李錫隆、及建設局長李增財、台大教授李國忠、地區文史工作者黃振良等多位審議委員出席,海印寺住持釋性海法師偕同符宏仁建築師到場進行簡報與說明。
 符宏仁在簡報有關「海印寺後殿(大雄寶殿)及周圍景觀修繕工程」時也針對海印寺現況、工程的設計與預算等提出簡報。他也明確點出修繕五大原因為:在於確保公共使用安全、改善傳統建築風貌、維護文化資產價值、優化環境空間品質、契合民眾信仰需求。
 釋性海法師指出,大雄寶殿漏水、樓梯也不是很安全,李縣長去到現場非常擔心許多鄉親、觀光客,或信眾不小心跌倒,現在的建築也不太符合寺廟的格局,原有結構鋼筋水泥換成木石結構,改建後會比較壯觀,整修後比較具有寺廟的格局,保存很傳統的金門建築風格。對於金門整個文化資產與形象會有很大的提升。
 黃振良指出,金門在建寺廟總是生活水準達到高峰的時期,這段時間來重建大雄保寺也是時代性的重要表現,尤其把鋼筋水泥改為木石結構,更符合本地的現在時期,太武山是個山谷,兩邊的空地不是很大,前面看確實看不到後面,側面看可能落差會較大,希望高度考量上要重視。
 李國忠教授指出,海印寺是金門最主要的寺廟,全島的佛教信仰中心,太武山比廈門所有山形都要漂亮,但相較於廈門的南普陀寺卻顯然不夠宏觀,如果藉此機會修整一下,能達到比較宏觀的視野,對金門的發展上是有幫助的,海印寺有較宏偉的規模時,對香火的鼎盛,及百姓的心靈淨化都很有幫助。他也指出,如果地方政策需要時,不必要怎樣去說可不可以建,應該去想說怎麼建起來,他支持地方發展上宏觀的看法。
李增財局長則針對整修案的相關法令規定與申請程序等提出意見,以作為後續規劃與工程案推動的參考。
 縣長李炷烽在結論時指出,這個規劃符合個人的期待,海印寺是金門信仰中心,也是一個文化據點,更是一觀光的所在,現在三天二夜的觀光旅遊,百分之七十五的人都會到海印寺,將來開放自由行後都會去,而且寺廟建築是反映當時社會的經濟情況,今年五月間去看了黃鶴樓,對他有很大的啟示,每個時期建築總會演進,從古老建築粗陋的材料到現在越來越精緻,金門很多的建築也是與時代並進,如果還是依照國家公園主張維持原狀,這就與原來海印寺的本質絕對不合,海印寺後殿大概是一九六○、一九七○年代的產物,是鋼筋水泥的,裡面仔細的檢視,不要說中庭、上去的階梯也已違反公共安全的規定,此次特將其列入文化資產來審查。
 金門要朝向觀光旅遊休憩運動休閒的方向來走,李炷烽也感慨中央許多法令的訂定沒有很完備,限制太多,並沒有考慮民情與實際的需求。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