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申報世遺金門不缺席

縣府文化局召開「金門推動世界遺產計畫簡報」,縣長李炷烽聽取簡報及各審查委員討論意見。(李金鎗攝)
申報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蔚為風潮,全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遺產的數量高達八百九十處,金門也著手推動,昨日由縣府文化局召開「金門推動世界遺產計畫簡報」,縣長李炷烽聽取簡報及各審查委員討論意見,強調申請世界遺產需要長期努力推動,要以文建會為主成立聯合辦公室,從辦公室內來分工,並透過會議討論,將所面臨的困難與癥結問題往上提報,協調相關部門努力落實。
文化遺產全球化時代已經來臨!金門推動世界遺產計畫係依據行政院經濟委員會函,「依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98年第12章金門短、中、長期發展策略,兩岸共同申請世界遺產之長期發展策略」。昨日則召開審查會議,由金門縣長李炷烽主持,並由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暨文宣中心主任閻亞寧以「金門推動世界遺產計畫」為題進行簡報。參與審查委員有雲科大副教授邱上嘉、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曾偉宏、縣府文化局長李錫隆、教育局長李再杭、建設局長李增財、研考室專員陳金增及金門技術學院、金防部也出席參與。
閻亞寧在簡報中說明,所謂的世界遺產就是一種超越國家、民族、人種及宗教,以國際合作的方式保護、保存人類共同資產的觀念。世界遺產觀念起源於因1959年尼羅河亞斯文水壩建設計畫,使得阿布辛貝神殿及伊西斯神殿等努比亞遺跡區面臨永沉水底的危機。為了救援這兩個神殿,當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呼籲世界各國共同保護遺跡,遂在許多國家的協助下完成移築工程。這種世界遺產的根本概念是我們應共同體認到國際級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不僅僅是該國或該民族所擁有,對我們每個住在地球上的人而言,也是無可取代的珍貴資產。而其保護、保存則應是全人類的共同課題。
閻亞寧報告金門世界遺產之計畫整合架構與六年工作大綱,包括推動世界遺產計畫評核,基本資料庫建立、法律規章草案研擬、保存區與緩衝區設置及維護建構,文化遺產修復再利用工程計畫、基礎設施設置、經營管理計畫與機制建立、民眾參與及教育訓練與行銷等項。
會中各委員對世遺申登的觀念是否正確,成立世界遺產辦公室戰略、整合,以及98年工作重要立項、定綱等工作有熱烈的討論。
縣長李炷烽在聽完簡報後,感謝審查委員為審查活動提供很多寶貴意見,並表示金門世界遺產要推動,首先要以文建會為主成立聯合辦公室,從辦公室內來分工,以「共同部分」有共同小組,「分別部分」才分工進行,這樣才有法源力量,否則要協調國防部,或金防部、金管處都是很困難,因每個單位都有法條的約束認知,尤其公務人員都是根據法條依據來執行,所以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到底要以中央或地方為準,現在中央也沒有一定依據。
李縣長指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可依所收集的資料、申報作業流程,就近請教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最終還是要成立聯合辦公室才能順利推動。所以台灣若要重視這項問題,就要成立一個部門,委託一個單位來執行。並強調申請世界遺產需要長期努力推動,要以文建會為主成立聯合辦公室,從辦公室內來分工,並透過會議討論,將所面臨的困難與癥結問題往上提報,協調相關部門努力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