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交換生參與台北孔廟拜師大典

金門高中青少年交換學生德國籍李綾及法國籍李行二人在金中校長蔡錦杉帶領下參加「孔廟拜師禮大典」,蔡錦杉代表贈送「文房四寶」勉勵。(金門高中提供)
金門高中青少年交換學生德國籍李綾及法國籍李行二人在金中校長蔡錦杉帶領下,日昨前往臺北市孔廟參加「國際扶輪3480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所舉辦的「孔廟拜師禮大典」,數百學子行三跪九叩大禮呈拜師帖及六禮束脩,響應儒家尊師重道精神。校長蔡錦杉代表贈送「文房四寶」勉勵青少年交換學生李綾Caroline暨李行Thomas兩人,寓含「學習」的誠心與意義。
目前分別就讀金門高中國際扶輪3480地區青少年交換學生,205班德國籍李 綾Caroline及210班法國籍李 行Thomas兩人,日昨在蔡錦杉校長領隊,張序伯輔導顧問隨隊參與該項活動及全程照顧,並與國際扶輪3480地區台北接待學校共17所高中(職)校,全體青少年交換學生45員夥伴,齊聚在台北市孔廟參加拜師禮文化課程禮儀活動,蔡校長特別代表金門高中師生贈送「文房四寶」、「時鐘型筆筒紀念品」、「金門扶輪社拜師禮證明書」、「扶少團團服襯衫」,在「拜師禮」儀式中勉勵青少年交換學生Caroline暨Thomas兩員,寓含「學習」的誠心與意義。
國際扶輪為增進不同文化世界的國家人民彼此了解,促進親善與聯誼,自1927年致力推動全球性青少年交換計劃已有數十年,全世界每年有將近8000位青少年學生在不同地區及國家間彼此交換,金門高中參與青少年學生交換計劃已經邁入第四年,成效頗佳,深受國外及國內許多地區好評。這些15-18歲來自不同國家的外籍交換學生來台灣一年,除了華文學習及學校生活外,期待能由一系列的文化體驗課程來深入瞭解台灣文化。
為了讓來台學生的文化衝擊減到最低,並轉化對台灣文化更深刻的體驗,擬使學子由瞭解尊師重道之儒家思想開始,逐步適應台灣的學校及社會禮俗制度,因此在交換學生到訪台灣之初舉辦「拜師禮大典」,由學生向「至聖先師-孔子」行禮敬告在台交換計畫學習的誠心,亦象徵尊崇至聖先師-孔子為畢生永遠的老師,並由各接待學校之校長代表贈禮學生,以示接待及教育學生之熱誠,同時邀請交換學生所屬之各國駐台使節代表、接待家庭、各扶輪社社長暨社友及社會關心人士在場觀禮,各屆齊心祝福學生在台一年學習成果豐碩。
金門扶輪社青少年交換學生輔導顧問張序伯表示:2006-07金門高中學生陳昕第一位透過國際扶輪青少年交換計畫,出國學習不同國家語言與文化,今年已經進入廈門大學就讀中醫學系,2009-10到金門高中就讀外籍學生李綾、李行,課程融合地區資源共享多元學習,每週安排1.5天前往金門農工職校學習中式烹飪及餐飲調製與實作管理,及園藝科栽培檸檬香茅及種植蔬菜、花卉整理,半天前往中正國小三年級班級學習國語課程與鄉土教學,1.5天在金門高中學習中文課程、美術彩繪、書法、音樂等文化課程,半天聯課活動(含班會、專題演講、全校性活動比賽),另外1天隨班上課,外籍學生均能極快適應環境,並融入學校與家庭生活,學校更希望透過青少年交換計畫,讓學生拓展國際視野,建立國際友誼,做好親善大使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