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長接受大陸媒體專訪暢談金門發展經濟等議題

發布日期:
記者: 李金鎗/金城報導。
點閱率:463

 大陸中國廣播劇研究會會長安景林昨日帶領中國廣播劇研究會會員、中央人民、新疆、安徽、烏魯木齊、北京、深圳等地的廣播電台及大陸各省新聞媒體相關人員,八十多人組團來金考察金門的旅遊景點,一行人到金門地標莒光樓參訪時,安排李縣長接受中央人民、新疆、深圳等廣播電台的訪問,並就金門對大陸同胞期待、金門發展經濟規劃及金廈大橋開通等議題發表意見。
 兩岸交流頻繁,請問李縣長認為金門同胞對大陸同胞有何期待?李縣長指出,大陸、金門與台灣同胞都是炎黃子孫,過去並無中國人、台灣人之隔閡,後來演變成你是中國人、我是台灣人之分,這是台灣同胞之悲哀,是因選舉炒作,民粹負面宣傳所造成台灣不安,陷入一個分崩離析、兄弟鬩牆,幾乎是萬劫不復之境地,金門是過去大陸同胞往台灣發展之一個橋樑,台灣同胞尋根探源,會先到澎湖再到金門,而千百年來台灣同胞都是由中原到台灣,特別是大家族尋根探源也是由金門過去,許多台灣的政治領袖祖籍都是大陸,所以彼此是無從切割。而金門則扮演溝通橋樑,近年和大陸閩南縣市進行很多普牒文化交流,家譜族譜的展示,從展示共同找到自己的根源。
 談到兩岸文化經濟交流,金門在發展經濟上有何規劃,這個規劃對兩岸交流有何作用?李縣長表示,金門經濟最大產業是金門高梁,高粱酒產業是金門財政的命脈,也是經濟的支柱,雖然產量不多,但產值的獲利很大,雖不如茅台酒的知名度,但是也毫不遜色。金門除了金酒產業外,金門有非常豐富文化史蹟,和閩南縣市的莆田、同安、泉州等能分享海濱鄒魯,金門過去文風鼎盛,西洪古諺有「人丁不滿百,京官三十六」,可知古時讀書人很多。根據金門縣志記載,大部分金門縣民都由中原播遷而來,金門雖是一個海島,但是人民素質很高,到台灣去競爭都毫不遜色。李縣長指出金門得到博士學位比台灣的比率更高,顯示地方文化氣質的提昇,所以金門縣政規劃就是以文化立縣,觀光金門作為發展起點。金門和廈門環境不同,是觀光旅遊的世外桃源,希望金門發展和廈門有所區隔,能保持自然田園風光。
 至於金廈大橋何時能開通?李縣長說建橋符合兩岸的期待。而建橋也有重要期程。曾經把小三通兩門之間可合作事項向台灣政府提出規劃,希望能透過兩岸間平台最後授權地方政府來接觸合作。台灣、大陸也都有各自的考量,政策很難突破。李縣長認為兩門之間應該有大開大闔互信的建立,金門是一個門戶。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