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減碳作用畜試所配合養牛計畫推廣狼尾草
金門正在推動養牛計畫,配合養牛計畫,鼓勵地區種植狼尾草做為牧草;狼尾草有將二氧化碳固著為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養牛計畫推動小組的組成之一是金門縣畜產試驗所,所長陳世保是計畫實際的推手及執行者;他表示,配合養牛計畫,金門地區已經種植七公頃的狼尾草,未來還會擴大。每公頃狼尾草會有六十噸到八十噸的乾物年產量;狼尾草可以將二氧化碳固著為碳水化合物,等於有減碳的作用。
根據金門縣畜產試驗所撰寫的金門地區酒糟養牛計畫,牧草除可提供牛隻所需的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外,在環境與生態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和多元性功能的,例如土地復育、生物多樣性、減廢、淨水、淨空、氣候調節、預防醫學、景觀與休閒等。
臺灣目前每年有二十四萬公頃的休耕農田政府每年要補貼近一百二十億元新臺幣種植綠肥作物;如果休耕農田轉為種植能源作物,不但可以解決農地廢耕的問題,還可以增加能源自給率,金門亦是如此。
金門縣現有廢耕農地達一千餘公頃,引用集約養殖肉牛技術,並有金酒公司每日酒糟量達三佰餘公噸提供養牛飼料,將有效利用廢棄物轉換為經濟產物,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在美國夏威夷的評估報告中,狼尾草已被列入有潛力的能源作物之一。在國內,澎湖造林推動小組造林工作隊是以種植狼尾草取代鐵絲塑膠網,以達到早日綠化、減少公害、降低成本等功效;這一方法因效果良好,已受到國際的重視。
陳世保認為,金門有百分之四十的綠覆率,有條件推動養牛計畫;養牛計畫推動之後,會有更多的廢耕地被轉化為牧草地;養牛計畫的相關配套,不會有水源汙染、大量甲烷等民眾所質疑的環保問題;相對於本一年三百萬頭的牛隻,金門的養牛計畫不過才一萬頭,對世界環境的影響是微乎其微。養肉牛對環境的衝擊,遠低於乳牛和養豬,不可混為一談。
根據養牛計畫,金門發展養牛事業的方案目標如下:一、發展地區養牛產業,生產具特色之優質牛肉與附屬加工產品。二、籌組金門牛品開發行銷公司,主導金門養牛產業之規劃發展。三、興建養牛專區,開放地區青年承租飼養牛隻,創造青年就業機會,使青年根留金門。四、推廣地區種植牧草供養牛業使用,促進金門地區農地之再利用,並建立收購機制,減少縣府保價收購高粱等作物的支出。五、興建現代化牛隻屠宰場,處理地區牛隻之屠宰分切包裝等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