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學術研討會落幕李縣長勉發揮道德力量讓台金向上提升
「金門、內戰與冷戰」兩岸學術研討會,昨日續在金門技術學院進行第二天四場十二篇論文發表後,活動圓滿落幕。縣長李炷烽在閉幕時表示,期盼各界的專家學者可以集思廣益,為金門的發展引領一個正確的方向,讓金門可以向上提升。
是項兩岸學術研討會於昨日下午五時假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行閉幕式,由金門技術學院主任秘書邱垂正主持,縣長李炷烽、縣府民政局課長沈少明、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牛大勇、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唐啟華、華東師範大學冷戰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沈志華、金門技術學院中國大陸研究所長吳宗器、金門技術學院國際事務系教授陳樂元與兩岸專家學者及研究生約七十人參與。
李炷烽在致詞時表示,兩岸分裂、分治已六十年,經歷一甲子的沈澱,彼此都能冷靜停頓下來,好好回顧過去,這是難得的歷史經驗,他也提及兩岸間存在著許多矛盾,當中很多對金門鄉親而言,體會尤其深刻。
李炷烽說,包括冷戰所造成的疏離,兩岸間如何有效的開展,希望透過研討會的歷史回顧,為金門找到一個新的契機;金門作為兩岸的中間島嶼,在過去的歲月有很大的起伏、變動,較遺憾的是,兩門之間的鄉親所遭受的歷史苦難,台灣的同胞感覺遙遠,比較難以體會。
李炷烽表示,最近的二十年以來,兩岸的關係作很大的改變,台灣在邁向期待獨立的腳步當中,金門因為軍事地位退化與台灣獨立路線的前進,讓金門更加的邊緣化;回顧過去的歲月,台灣確實有很多需要反省。
光輝的十月令人感慨!李炷烽有感而發的說,他看到近日的政治漫畫,意有所指的畫出現在的光輝是在西邊,而不是東邊,畫中的西邊是大陸在熱烈歡慶國慶,可是東邊的台灣,人民卻找不到雙十國慶的影子,他認為這是因為台灣民粹的炒作,讓今年的國慶因為水災而取消,甚至連雙十國慶文告都沒有,似乎又有點矯枉過正。
李炷烽提及,台灣選舉選風的敗壞,雖然台灣有四十幾年的民主、金門有十幾年的民主,但他發現當中進步的力量是緩慢的,但是墮落卻很快,他期勉透過年輕人,發揮道德力量,讓金門、台灣都能提升。
李炷烽也希望金門技術學院可以為金門引領一個方向,再透過金門技術學院與其他學術單位的連結,提供做為我們往前推進的力量。兩岸間各有優點、缺點,希望透過研討會,大家彼此交心,為我們國家、社會提供具體的意見。
牛大勇也說,選在金門舉辦這項研討會,相當有見地,因為在冷戰間,金門是唯一一個長期引起世界各國關注的島嶼,此次就針對冷戰期間各國的攻防,金門後戰時代的經濟發展進行討論,希望兩岸可以加強交流。
唐啟華對金門的未來深具信心,他說金門扮演兩岸溝通的橋樑,有其不可取代性,希望透過大家集思廣益為金門、台灣的前途,找到正確的方向。
此次的「金門、內戰與冷戰」兩岸學術研討會邀請兩岸專家學者共聚一堂,計發表台灣地區論文十三篇;大陸地區論文十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