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內戰與冷戰學術研討會圓滿閉幕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金寧報導。
點閱率:923
字型大小:

 「金門、內戰與冷戰」兩岸學術研討會,昨續在國立金門技術學院進行四場十二篇論文發表後,於傍晚圓滿閉幕。兩岸學者均認為,透過於金門建立平台的學術研究切磋和相互交流,將有助對歷史真相的更了解,並提醒世人和平的可貴。
 昨日上午二場論文發表,發表人分別有:孫德剛、劉磊(未出席,由周娜代表發表)、鄭華、周娜、牛大勇、戴超武。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孫德剛在以「試論一九七九至一九八零年美台『準聯盟』關係的形成」作論文發表時,是認為一九七九年以來,美台關係就屬於典型的「準聯盟」。一九七九至一九八零年是美台關係經歷磨合和調整的時期,也是美台準聯盟關係最終形成的重要歷史時期。 
 孫德剛指出,美台「準聯盟」關係在形成過程中受到多重三角關係的影響,包括美國行政部門、立法部門和中國、臺灣組成的三角關係,中國大陸、臺灣和美國組成的三角關係,以及美國、中國和蘇聯形成的戰略大三角關係。在「零和遊戲」的作用下,上述各種力量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最終達成一種臨時妥協和脆弱平衡。這種脆弱的平衡中既有安全對抗關係,也有安全合作關係,美台「準聯盟」關係則是各種力量相互牽制,相互妥協的結果。一九七九年以來,美台「準聯盟」關係始終是中國大陸、臺灣和美國三方安全困境的根源,也是西太平洋地區安全與穩定的潛在不穩定因素。 
 發表人之一的劉磊因未出席,由另一發表人周娜代為發表。劉磊係以「一九七零年初美中接觸的恢復與美臺關係的變化」作論文發表。他在論文資料中指出,鑒於一九六零年代末的國際形勢所迫,尼克森一九六九年執政後,著手嘗試改善中美關係。隨著中蘇衝突和美國越戰困境的加劇,中美雙方各有所求,經過一九六九年一年的努力,一九七零年初實現了中美華沙大使級會談的恢復。同時在這一過程中,美臺關係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美國對臺灣從全面的保護與支持,逐漸走向有條件的、有限度的保護與支持,但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支持「中華民國」的基本政策。 
 論文提到,臺灣的蔣介石政權為了維護「中華民國」的生存與安全,進行了積極的外交努力,加之臺灣對美國在亞洲仍具重要意義,因此臺灣當局雖不能逆轉美中關係變化的大趨勢,至少也為保障自己的生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國際關係學係副教授鄭華昨日以「中美關係解凍談判中的臺灣問題」作論文發表強調,「臺灣問題」作為中美關係解凍系列談判的核心議題之一,貫穿於雙邊談判的始末。此項研究依時間發展順序,從溝通管道的開啟、基辛格秘密訪華、中國的聯合國代表權問題、尼克森訪華、起草「上海聯合公報」等諸多事件中,逐一環節審視雙方在臺灣問題上的分歧與差異,並進而解釋雙方是如何形成「暫時便利」的雙贏,從而最終促成「上海聯合公報」的發表。
鄭華指出,一九六九至一九七二年中美關係解凍是在冷戰宏觀背景之下,東方社會主義陣營的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與西方資本主義陣營掌門人│美國之間的一場旨在改善敵對關係的首腦級談判。而臺灣問題作為中美關係解凍談判中的核心議題之一,無疑增加了談判推進的難度。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