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南書院暨太文巖寺新建工程昨上樑
金城鎮古區燕南山麓之「燕南書院暨太文巖寺」新建工程舉行上樑儀式,金門縣長李炷烽上香祈求工程的施工順利後合影。(李金鎗攝)
金門四大書院之首的燕南書院和五大名廟之一的太文巖寺新建工程昨日舉行上樑儀式,由金門縣長李炷烽主持上樑典禮,祈求工程的施工順利,讓祖師公廟恢復原有聖殿面貌,庇佑所有金門鄉親。更成為金門兼具文化、教育、宗教和觀光的勝地,見證金門文風鼎盛歷史。
位於金城鎮古區燕南山麓之「燕南書院暨太文巖寺」新建工程於今年開工動土,依建築傳統禮俗擇定於昨日上午十一時八分舉行上樑儀式,上樑儀式依循古禮進行,由金門縣長李炷烽擔任主祭,縣府工務局長許鴻志、研考室主任陳朝金、主計室主任李秀荷、文化局長李錫隆、金城鎮長蔡輝詩、金湖代鎮長蔡顯清、烈嶼鄉長林金量、金城鎮代表會主席陳天成、代表林孫全及古區、官路邊、東社等社區長老、理事長與鄉親近百人參與儀式,祈求工程的施工順利。
縣長李炷烽指出,今天陽光普照、烈日當空,正是秋風送爽大好黃道吉日,感謝各位在這好時刻參加金門四大書院之首的燕南書院,和五大名廟之一的太文巖寺上樑大典,也很榮幸能參與主持這項歷史性盛會的大典。李縣長說,金門四大書院有浯江、浯洲、金山和燕南書院,這是金門縣政府推動文化金門系列文化建設之一,浯江書院於二年前完成改建恢復原有面貌,沙美金山書院二年前也編列預算,委託金沙鎮公所積極策動規劃中,因土地與都市計畫讓進度落後,浯洲書院則尚未規劃。燕南書院經過四年的籌備與努力,終於動工興建並舉行上樑典禮,期能透過重建工程,見證金門文風鼎盛歷史。
李縣長表示,五大名廟中金門佛教基金會海印寺於這幾年當中在金門縣政府支持下完成第一階段整修工程,田浦城隍廟鼓勵地方政府配合完成改建,庵前牧馬侯祠(恩主公)於十幾年前也完成整修,週邊環境也完成綠美化。太文巖寺(清水祖師廟)今天也舉行上樑。這些都是金門縣政府推動文化金門系列文化建設推動項目。李縣長也指出,太文巖寺經過幾年籌備原本希望今年底能夠完工舉行奠安儀式,但因土地、軍方協調及設計等問題而讓工程延宕至今方舉行動土、上樑,期望明年能喬遷,讓近半世紀寄人籬下的祖師公,能恢復原有聖殿面貌,庇佑所有金門鄉親。所以金門文化建設是一步一步推動,昔日茅山塔也恢復原有面貌風采。
李縣長也提到有一項工程希望大家來盡力,就是孔廟。孔廟是金門縣縣政建設一項重大目標,於今年五月份編列八千萬元經費,結果預算只通過一千五百萬元購買土地,否則孔廟已經設計完成可順利今年招標動工興建。李縣長表示,金門建縣近一百年歷史,每個縣有一座孔廟,代表金門文風鼎盛、教育普及,人民教育素質很高地方,現在無法在任內動工興建,希望能夠很快招標完成,因為今年也編列有八千萬元預算來興建孔廟,這也是金門文化建設一系列活動,所以政府施政就是將一系列目標完成,才不致讓主張、政見變成講空話、大話,這也不符合個人做事風格。
金城鎮長蔡輝詩表示,燕南書院暨太文巖寺新建工程舉行上樑儀式,這項工程在縣政府及各單位努力下,今日才能動土舉行上樑,明年順利完成。這項工程啟用後結合雷達站週邊設施,共同來發展觀光旅遊,讓帶動周邊各社區更發展興旺。
金門縣文化局表示,燕南書院相傳是南宋大儒朱熹所建,與元代的金山書院、浯洲書院、清代的浯江書院並列為金門四大古書院;供奉黑面清水祖師的太文巖寺,則是始建於明朝末年,原為三進廟宇,清代時第三進曾闢為「燕南書院」,並與太武山海印寺、田浦城隍廟、庵前恩主公廟和金城南門香蓮廟合稱五大名廟。1949年國軍進駐之後,以太文巖寺因地勢險要,國軍為構築防禦工事,將廟宇拆毀,就地取用石條、磚塊和木材構工,舊址附近後來興建雷達站和彈藥庫,供奉的黑面祖師金身安置古區村內回龍宮,1992年金門戰地政務終止後,民眾倡議重建書院和廟宇,縣府斥資新台幣八千萬元動工重建,回應地方民意。
燕南書院暨太文巖寺新建工程,採三進兩院設計,依歷史記載前殿為寺廟,後殿為書院,空間還有展示、教學、圖書館、服務等規劃。整個工程斥資新台幣8000萬餘元重建,預定民國九十九年年底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