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礙者職能訓練
「掃、帶、退」,「掃、帶、退」,掃地要能把握要領,才能掃得乾淨;「推、拉、退」,「推、拉、退」,拖地要能掌握訣竅,才能拖得清潔!
社團法人金門縣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的外聘講師張寶貴昨天指導身心障礙者掃地的方法、拖地的方法,希望讓智能障礙者多一項技能。
其中,掃地的要領就是「掃、帶、退」,拖地的方法就是「推、拉、退」。過程中,已經掃過或拖過的地面,就不要再踩到。
張寶貴的經歷包括: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社區化就業服務督導三年、業服務員十年、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博愛發展中心教學組長四年。
根據張寶貴的示範與說明,掃地時,如果是在室內,要由內向外,以「掃、帶、退」的要領,拿著掃把,由左向右掃;掃到牆邊(右牆)往後方帶,然後退一步,由左向右掃,反覆「掃、帶、退」,「掃、帶、退」……,一直退到後牆無可退處,才轉身將地上的塵土掃進畚斗。
張寶貴示範的範圍,是教室的某一區;掃把的柄長可及於範圍內的極左和極右。她表示,在掃地之前,先要把畚斗放在最後會掃到的地方,而且要避免被進出的人踢到或絆倒。
拖地的方式與掃地是異曲同工,要訣是「推、拉、退」。進階的作法則是把「推、拉、退」「推、拉、退」發展成「S」型的拖地法。
根據金門縣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的說明,金門地區因工商不發達,工作機會有限,身心障礙者就業大都依賴政府多元就業計畫或臨時工方案,就業機會不穩定性,就業與賦閒的輪流交替成為一種常態;智能障礙者在賦閒時間如果沒有適當的社交人際溝通或知能訓練,身體的功能就會加速退化。
為了增強身心障礙者謀職技能及加深知能學習,家長協會特別為他們擬定「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計畫,藉由「清潔打掃」等職業訓練,加強多元技,以備未來進入職場時,可以爭取到相關的工作機會,為身障者謀求更為寬廣的就業機會,以順應多變的社會,並改善其生活品質。
在「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計畫中,除了有「辦公室清潔打掃」的課程,還有「麵線包裝研習」,合計一百七十二小時。
麵線包裝研習的時數是七十二小時,課程內容包括:麵線包裝、醬料包裝、曬麵線、麵條造型製作等課程。講師包括:陳素珍、李玉貴;實作輔助人員為陳彩娥、盧采蓮。實施地點在金門大方食品有限公司。
辦公室清潔打掃的時數是一百小時,課程內容包括:戶外庭院打掃、掃地拖地、廁所清潔、桌椅擦拭、杯具器物清洗擦拭、打掃清潔技巧教學及示範。講師包括:張寶貴、陳素珍、李玉貴;實作輔助人員為陳彩娥、盧采蓮。實施地點在金門縣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新市里辦公處。
「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服務的對象為領有手冊的身心障礙者,且功能合於訓練或輔導又有意願參與者。執行期間為九十八年十月十二日起至九十八年十二月十六日止。指導單位為金門縣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管理運用委員會。
這項計畫執行的目的如下:提供身心障礙者專長教育訓練機會。落實社會福利照顧身心障礙者,增強其謀職技能,以因應多變社會。使身心障礙者能擴展學習領域,發掘潛能,增進自信心,豐富心靈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