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遺老街等文化資產最有型
金門城的明遺老街、宮廟建築、酒鄉文化、傳統糊紙等民俗技藝,和民眾生活,構成豐富的文化資產內涵,獲文建會評選為全國最佳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保存以及活化計畫的案例之一。漢笙影視公司總監李玉琥帶領工作人員現地採訪拍攝,真實紀錄金門城文化保存及活化成果。李玉琥說,在金門極力爭取為世界遺產的潛力點,是非常有魅力。
在金門技術學院助理教授林美吟、在地的退休教師陳世宙夫婦熱心導引下,李玉琥帶領工作人員以兩天的時間在金門城進行採訪和拍攝。首站是明遺的老街,還協調金門養工所出動工程車協助空中拍攝老街全貌。
在陳世宙的居中安排下,居住在老街的民眾,也熱心提供協助,並充當臨時演員,讓拍攝過程更真實生活化。
李玉琥十分感謝林美吟及陳世宙夫婦的熱心,做了很多導引,拍攝的過程,也詳實的介紹背後故事和歷史背景,更清楚的透過影像焦點,真實的呈現出文化資產環境保存以及活化成果。
漢笙影視公司總監李玉琥指出,行政院文建會文化資產管理處評選全國最佳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保存以及活化計畫的案例,全國有十個案例,金門城是其中之一。
李玉琥表示,該公司接受文建會的委託,將文化資產保存以及活化的成果,做一影像的展現。他說,這幾年來,金門不管是規劃團隊或是地方性團體,對於金門文化環境的保存,在硬體或是軟體,都投注相當多,這一次是針對金門城北門外的明遺老街為軸心,基本上,明遺老街的歷史,也是台閩地區唯一保存還完整的明朝建築聚落遺跡,和閩南的聚落建築風貌,有所不同,展現不同的風格。
李玉琥也指出,金門城的酒鄉文化,也是取景的主題之一,製酒老師傅葉華成的舊居,是金門早期製酒的場所,經金酒公司的投入活化後,呈現出早期的製酒歷史。還有聚落很多閩式古厝,以及洋樓建築,呈現出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
李玉琥說,金門製酒離不開高粱,也拍攝民眾利用高粱稈,做成高粱掃把,還有糊紙的藝術,在家廟奠安廟慶的祭典上,必須用到糊紙的神明,傳統糊紙技藝的傳承,是可喜的事。
李玉琥也表示,金門城自然的地景,不管是軍事地位的角色,傳統聚落的建築風格,還有僑鄉的文化,給金門城帶來不同的風貌,在金門極力爭取為世界遺產的潛力點,是非常有魅力。
李玉琥說,該公司真實的拍攝文建會所遴選的十個案例,各有特色和風貌,會將十個案例輯成三十分鐘的影像專輯,還有一百二十頁的文字介紹手冊,預計發行一千片的影像光碟,和文字手冊,未來,文建會將贈送大專院校、學校、各縣市鄉鎮團書館,作為更廣泛的鄉土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