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震球憶舊感慨戰爭太殘忍
金門古寧頭戰役被譽為「台海第一戰」,使得當年風雨飄搖中的台灣轉危為安。參戰老兵熊震球重返戰場憶舊,為當年在金門奉獻青春、捍衛和平感到自豪,談及這段參戰英勇事蹟,豪氣不減當年,彷彿似昨,但也感慨戰爭無情,希望台海砲聲不再響起。
在60年前10月25日的金門古寧頭戰役中,國軍一輛編號66的M5A1戰車,在戰場上發射第一發戰車砲,給予準備登陸灘頭的進犯共軍迎頭痛擊,也開啟國軍「台海第一戰」勝利序幕,其後該輛戰車被稱為「金門之熊」;當年擔任戰車砲手職務的熊震球,對當年險惡戰況,記憶猶新。
當年戰事爆發,熊震球是擔任戰車第3連第一排66號戰車(排長車)射手,對來襲共軍發射第一擊,為該戰役成功之決定關鍵。
今年80高齡的熊震球回想參戰往事,他說,正如古詩所云「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東北四平街戰役、徐蚌會戰等國共戰爭,數10萬顆人頭落地,雖分國共,但都是自己的同胞,「內戰無英雄」。
「世間何物催人老,半是雞鳴半馬蹄」,熊震球等從當年18歲少年家,如今已成為祖父輩的老人。他表示,老兵以生命捍衛、建設台灣為不可磨滅的史實,然而更盼望戰爭的悲劇不要在兩岸下一代發生,因為戰爭實在太殘忍了,戰亂讓親人骨肉分離,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體會出悲痛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