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婦權會親職教育講座受理報名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綜合報導。
點閱率:382
字型大小:

 圓內圓外都是「緣」!每一個人都在經營自己,也都在經營自己的家庭,那是「圓內」;每一個人與別人的互動,要發展人際關係,每一個家庭與社區其他家庭守望相助,那是「圓外」。因此,從自己到家庭,經營得宜,放射到社區或大社會,內外求得圓融。
主辦單位金門縣婦權會表示,在講座中,李錫南將告訴大家如何掌握自己內心的「方圓」,心的大小,決定方圓的開闊與狹窄,那是器識;心眼的樂觀或悲觀,決定圓內的美麗與哀愁;每一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同心圓,經營得宜,非常溫馨;經營失敗,就會困在自己建造的牢籠;以「方寸」之美營造圓內和諧,放射到圓外,就是內外圓融,美麗人生!
 金門縣婦女權益促進會98年親職教育講座活動,十一月一日(上午九時至十一時三十分)假金城鎮公所會議室舉辦,邀請開瑄國小校長李錫南以「圓內圓外都是緣」為題主講,歡迎本縣單親家庭、親子家庭、一般民眾參加,名額限定八十人,即日起於上班時間內受理報名,至額滿為止,報名專線電話:三三四一六六,楊小姐洽詢。
 圓內圓外觀念迷失,李錫南認為先有圓內迷失,形成圓外迷失;再由圓外迷失,壓縮到圓內;一般人的迷思:1、單親的父母都是有問題的,孩子都缺乏教養,不容易相處,都是有問題的。2、單親的家庭都是窮困的,很可憐,需要幫忙。
 至於父母的迷思,他說有宿命觀;前世欠他的;這都是我的命。再來歸因論:這一切都是我的錯,或者都是他(她)的錯,男人(女人)都不是好東西。另外,自憐心態:別人幫助我只是在可憐我,別人會瞧不起我。而,偏好觀:寵孩子,孩子是我的唯一,沒有孩子我活著沒意義。相反的,嫌孩子,孩子是我的累贅,沒有孩子我可以活的更好。
 找出優勢,正向看待未來人生,李錫南提出了:一、終身學習,發現優勢;二、建立堅強的自信心,強化能力以及創造一個可發揮能力的環境;三、親子關係要建立在對子女的支持、耐心、協助子女解決困難、培養獨立自主;四、為家庭建立一套可靠與可相互協調的方式,彼此針對相互的需要共同合作;五、自我成長包括自我肯定的成就感以及擁有一種積極的態度;六、穩定的財務畢竟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基礎,這不只是物質生存的問題,更是人性尊嚴的問題。
 「圓內圓外都是緣」講座中,李錫南也提出包括:一、善用政府或公益社團贊助與資源,作為自己生活發展基金;二、經由救助與補助改善,發展志願服務理念;三、盡心力並以具體行動關懷弱勢;四、揮別過去,修復傷痕,繪出彩虹:重整、釐清、經驗分享,如參與社會上或學校所辦理之各種親職教育、生涯規劃、家庭與人際輔導研習活動,或是參與空大、社區大學、中小學補校之進修,打造愛的防護網。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