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兩岸閩南生態保育金管處將舉辦學術研討會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金寧報導。
點閱率:391

 「金門國家公園2009年兩岸閩南生態保育研討會」,預定於11月10日舉行,該處歡迎有興趣民眾及高中以上學子報名參加。即日起至11月3日止,採線上或電話洽金管處保育研究課報名,電話:(082)313177。傳真:(082)313174。活動詳情可上該處網站http://www.kmnp.gov.tw下載。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辦理「金門國家公園2009年兩岸閩南生態保育研討會」,預定於11月10日(星期二)上午8時至下午17時30分假中山林遊客中心簡報室辦理,活動邀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台灣大學、中央研究院、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及大陸地區的戴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廈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廣州中山大學等10餘個相關單位之專家學者針對台灣、金門與大陸三地之自然生態相關議題發表20篇專題報告,該處也歡迎民眾及高中以上學子們共襄盛舉。
金管處表示,為增進海峽兩岸自然保護區與國家公園學術研究與經營管理經驗之交流,研討會主題為「生態系統的保育研究」。相關學者專家就兩岸關心的共同議題,進行討論未來可行方案,期建立兩岸自然生態保育交流平台,了解當前各地區生態保育的問題,形成共同的保育行動方案。保護區管理局長涂清雲進行專題演講,題目分別為「金門國家公園生態保育經營管理」及「自然保護區與人之關係的重新辨析」。之後由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振基報告「福建省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特色與生態保育狀況」。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施蘇華報告「華南地區主要外來種當地適應與進化的基因組學研究:設想與研究策略」。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登秋報告「利用遙測影像分析台灣地區生長季物候現象與氣候因子的關係」。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長陳隆陞報告「台灣高山型國家公園大型哺乳類野生動物保育研究之策略」。
金管處指出,下午活動分為2個講堂,第1講堂由廈門大學生命科學院副院長陳小麟報告「福建鳥類研究之回顧與展望」。國立金門高級中學教師莊西進、許永面報告「金門國家公園環境長期監測」。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袁孝維報告「栗喉蜂虎的生殖棲地與行為」。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張燕玲報告「稀有留鳥-鴛鴦的世界」。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李玲玲報告「歐亞水獺研究與保育」。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思民報告「地理隔離作用對小型兩棲爬行動物遺傳多樣性與物種多樣性的影響」。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教授顏重威報告「引進種鳥類對地區的影響-以金門的環頸雉為例」。第2講堂,由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環境科學系教授陳小勇報告「中國大陸沿海的海草的生態學及其保護」。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王震哲報告「台灣植物紅皮書之編纂」。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江友中報告「琉球松複合群之地理親緣研究」。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教授林世強發表「道路、水泥、國家公園-生態邊界效應(Edge effects)的實作研究」。中央研究院陳章波研究員報告「鱟的保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課長邱天火報告「文昌魚的保育」。內政部營建署科長林玲報告「由美日等國家公園經營管理體制看國家公園志工」。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