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張艾如心理健康講座﹕情緒舞步太激狂何妨改慢波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1,524
  張艾如:跳脫二擇一的迷思,人生就會不一樣。(張建騰攝)

張艾如:跳脫二擇一的迷思,人生就會不一樣。(張建騰攝)

 一個人,就像是一串葡萄!人的不同面向組成了一串葡萄,有受光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
 心靈之美心理治療所院長張艾如昨天在金門縣政府暨所屬機關學校員工心理健康講座中,以「與情緒共舞」為主題,分享如何「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她以一串葡萄比喻一個人,探討人的本質。她說,莫名其妙的情緒人人都會有,就像在一串葡萄裡,會有受光的葡萄,也必然會有不受光的葡萄。
 在有光的那一面,人們懂得自我判斷,例如與小朋友互動時,就會化身為「楊丞琳」(演員),展現可親的一面;反之,人還有被忽略及壓抑的其他面向,如果不好好調節,只要有一點著火苗,就會引起「鞭炮效應」。
 張艾如擁有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專技及高考及格證照,目前在台灣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組博士班進修;經歷包括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學院開課講師、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專任講師、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專任臨床心理師。
 金門縣政府暨所屬機關學校員工心理健康講座是由金門縣政府主辦,由金門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和金門縣政府人事室承辦。在講座中,她分享了她的臨床經驗及相關研究,並以如下的比喻來表達:溫室中成長的葡萄,個個飽滿;在風雨飄搖中的葡萄,長得小小顆,而且會有鬆散掉落的情形-不過,有些個案用一生痛苦,教會了我們一些事: 人的一生是堆疊出來的,有些情緒的表現,非他所願,而且是溫室葡萄所無法了解的!
 張艾如告訴聽眾,情緒的本質是趨樂避苦、避重就輕;情緒無罪,只有正、負與強、弱之別,但卻是過猶不及的;要做情緒的主人,就必須懂得調節,走向中庸之道。要做個高EQ的時代的新人類,就要學會幽默、體諒,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她要人們回到人的本質,練習接納。親子之間,雖然世代不同,至少要能聽懂對方在說什麼。有些事,問題並非出在該說或不該說,該做或不該做,而是要在適當的時機去說或去做。
 如果與情緒共舞太過疲倦,則可將激情的舞步換另一種輕鬆的舞步;跳脫二擇一的迷思,人生就會開始不一樣。
 她要人傾聽來自身體的內心之聲,傾聽內在的聲音、探索內在的能量,覺察情緒的本質;她要人減少「應該」「為什麼」「否定」的對話,設身處地,感同深受。增加「自我鼓勵」與「自我效能」;重建「自尊心」與「自信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