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呂坤和在國父館畫展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碧蓮/綜合報導。
點閱率:1,394
字型大小:
  「呂坤和創作研究畫展」,目前刻於國父紀念館逸仙畫廊展出:由左而右為國父紀念館館長鄭乃文、指導教授江明賢、畫家呂坤和。(圖由呂坤和提供)

「呂坤和創作研究畫展」,目前刻於國父紀念館逸仙畫廊展出:由左而右為國父紀念館館長鄭乃文、指導教授江明賢、畫家呂坤和。(圖由呂坤和提供)

 「呂坤和創作研究畫展」,目前刻於國父紀念館逸仙畫廊展出,展期至11月5日止,這次畫展是呂坤和博士學位資格展,也是他個人生平最重要的大型畫展,就質量而言與北美館及國美館展出作品相當,殊值旅台金門鄉親及台金藝文界前至鑑賞,機會難得。
 呂坤和1955年出生於金門蓮庵村。師大美術系版畫第一名畢業。參與國內外聯展數十次。個展十二次。他以20年的時間,打進台灣當代畫壇,並以彩墨雙輝的能量,為自己寫下可觀的成績,他的成功來自於他的孜孜不倦的努力,以及一股永不自我妥協的毅力,實力精湛。
 呂坤和指出,創作研究的意義在於創作的實踐,深入探討繪畫學理,作為創作的佐證。作為一位台灣的山水畫家,更應該用心體會台灣的山林形貌,忠實於本土自然,反映在地特色。因此,他希望透過相關理論的探討梳理,充實繪畫創作的內涵。
 他這次創作研究以太魯閣峽谷作為繪畫探索題材,探討新的水墨創作組構與表現方式。首先採用法蘭克福學派中阿多諾的美學理論,以藝術的社會批判功能及間離創作手法來論證「如夢之境山水的建構」,並從中國歷代的哲學思想中,汲取道釋思想、空間意識,加以整理、融會,轉化為個人創作上的資源,藉此深化創作內涵。
 新的時代有新的感受,新的生活經驗勢必伴隨著新的想法;作為新一代的水墨創作者,應從生活體驗出發。呂坤和以太魯閣峽谷為題材的山林夢幻作品,探索它在山水創作中的延續性與地域性,透過個人對當前台灣環境生態的體認與觀察,作為創作研究之切入方向。
 呂坤和嘗試將藝術的「間離本質」學理與實務探討結合,應用現場寫生進行創作整理,將太魯閣峽谷的形貌生態變化,擷取記錄,再應用各種媒材工具以及水性壓克力顏料、版畫的拓印技法,以壓印、擦拭等手法,進行各種技法的實驗、挪用與重疊。一方面忠實地表現出山水景觀的變異,另一方面,則意圖表現出台灣太魯閣峽谷夢境之美,讓生態批判議題深植人心。
他以四個系列創作研究面向切入,真實反映出太魯閣峽谷為題材的山林夢幻作品,在承先啟後的歷史演進中尋找符合現代水墨創作脈絡,將客體具體事實呈現創作的內容,以藝術批判精神取向引進創作中,在平衡重疊的影像塑造中找到契合點,透過轉換、多方內心意象的重組,讓水墨畫呈現出現代觀點,因此佈局構思洋溢著多元嘗試,具有新穎的視覺感受,建構屬於自己理想中的「如夢之境」山水系列創作。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