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沙糖尿病友會護理師指導知足常樂之道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金沙報導。
點閱率:396

 金沙鎮昨天有一場糖尿病病友會,由署立金門醫院護理師楊依雯傳授正確保養知識,叮嚀糖尿病患者每天要做好足部自我檢查和護理,如有感染應立即就醫,千萬勿相信坊間偏方,以確保足部健康。活動中,瑜珈老師蔡鳳雛現場教導患者們做椅子瑜珈,不出門也能活動筋骨,達到運動健身「知足常樂」之效果。
 這場金沙鎮糖尿病病友會活動昨天上午八時三十分起,假金沙衛生所二樓會議室舉辦,在天氣轉涼季節裡,貼心的為糖尿病患者安排足部保暖和護理課程,以及規劃有瑜珈教授,希望病友能夠在天冷的冬季做好足部護理,減少受傷和避免足部之惡化。
 據金沙衛生所統計資料顯示,大約有百分之十五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病期間會發生足部潰瘍之合併症,再加上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導致的神經及血管病變,使潰瘍傷口不易癒合,因而發生傷口感染的情形,若無適當處置嚴重者往往難逃截肢命運,所以糖尿病患者之足部自我照顧是不容忽視的課題。
 因此,預防糖尿病足部病變除了定期檢查外,應具備正確足部照顧知識,昨天在糖尿病病友會中,署立金門醫院護理師楊依雯傳授正確保養知識,她說,足部問題是糖尿病患者住院的主因,根據統計百分之二十五的糖尿病人有足部問題;其中,百分之五至十五病人需要截肢手術,而截肢手術的病人有百分之三十至三十五在三到五年內,另一隻手、腳也要做截肢手術,所以足部照護就非常的重要了。
 護理師楊依雯表示,糖尿病足病變有神經病變、末稍循環障礙、感染症等三項,而常引起足部受傷的原因是燙傷、剪趾甲、自行修剪雞眼及老繭、新鞋子磨出水泡或破皮、刺割傷、凍傷及抓傷、赤腳走路運動和工作、鞋子太小或太大、鞋內有異物(石頭、釘子)等均會導致糖尿病足病變,所以不得不小心。另外,乾足則易導致皮膚脫屑與乾裂;而香港腳,則會牽生黴菌染,應做好足部照顧和護理工作。
 楊依雯提醒糖尿病患者每天記得仔細檢查雙腳是否有水泡、紅腫、破皮,以及檢查鞋內是否有異物、記得洗淨雙腳和保持趾間乾燥,並每天擦拭潤滑液(如嬰兒油、凡士林)以防乾裂,也要穿襪再穿鞋、不赤腳走路、不穿涼鞋、不剪老繭雞眼及不可亂塗抹藥物,以及不用熱水袋、熱墊或墊毯及泡熱水取暖,修剪指甲使用銼刀修平為佳,以免受傷。
 在測水溫時,楊依雯叮嚀說,不可以用腳直接去測,而是要以手腕去測水溫,約在三十至三十五度C之間;同時,慎選鞋子要有質軟、透氣、散熱的圓頭皮鞋,鞋墊需柔軟富彈性為宜,並做勃氏運動,以改善下肢循環及肌肉強度,如此才能「知足常樂」。
 金沙鎮糖尿病病友會昨天除了貼心為糖尿病友安排足部照護課程外,並由瑜珈老師蔡鳳雛在現場教導患者做椅子瑜珈,透過簡單易學易做的瑜珈,學會之後回家就可以操作,在寒冷天氣,糖尿病患者不出門,也能夠透過簡易的瑜珈,伸展筋骨,增加肺量,達到運動和保持健康的效果。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