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生態保育兩岸學者齊聚金門
為增進海峽兩岸自然保護區與國家公園學術研究與經營管理經驗之交流,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昨日辦理2009年兩岸閩南生態保育研討會,來自台海兩岸的國家公園和生態學者齊聚一堂,發表18篇專題報告,探討生態系統的保育研究課題,交換生態保育經驗,期建立兩岸自然生態保育交流平台。
這項由內政部營建署指導,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主辦、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承辦的「2009年兩岸閩南生態保育研討會」,於昨日假中山林遊客中心簡報室舉行。研討會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曾偉宏、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理事長張長義、大陸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振基共同主持,計有兩岸相關單位之專家學者一百多人出席參與。
研討會由曾偉宏報告「金門國家公園生態保育經營管理」、大陸福建戴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長涂青雲的「自然保護與人之關係的重新辨析」專題演講揭開序幕。專家學者針對台灣、金門與大陸三地之自然生態相關議題發表18篇專題報告。下午並由曾偉宏處長主持綜合座談進行分組報告。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曾偉宏表示,保育是合理明智的使用自然資源並提昇人類生活最高品質,同時具有永續基本概念。而為增進海峽兩岸自然保護區與國家公園學術研究與經營管理經驗之交流,研討會以「生態系統的保育研究」為主題。曾偉宏介紹金門國家公園在人文和生態保育的努力,包括傳統聚落保存與再生、戰役史蹟活化利用、推動國土復育工作、加強長期生態研究、夥伴關係建立、發展生態旅遊、環境教育扎根等,受到與會學者專家的肯定。
研討會安排保護區管理局涂青雲局長進行專題演講,題目分別為「金門國家公園生態保育經營管理」及「自然保護區與人之關係的重新辨析」。之後陸續由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振基教授報告「福建省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特色與生態保育狀況」、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施蘇華教授報告「華南地區主要外來種當地適應與進化的基因組學研究:設想與研究策略」、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林登秋教授報告「利用遙測影像分析台灣地區生長季物候現象與氣候因子的關係」、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陳隆陞處長報告「台灣高山型國家公園大型哺乳類野生動物保育研究之策略」。
金管處指出,閩南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希望透過研討會作為交流的平台,增進兩岸自然保護區與國家公園學術研究與經營管理的經驗交流,相互了解當前各地區生態保育問題,形成共同的保育行動方案,為維護生態資源努力。十一、十二日二天進行實地參訪,走訪金門地區自然保育現地勘察生態觀察賞鳥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