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下降金門經濟成長六年來表現可圈可點
全球經歷景氣寒冬,而金門地區逆勢而行,失業率從91年的4.2%降至97年的2.6%。(資料來源:金門縣政府,本報編輯部製圖)
國內外經濟景氣度「寒冬」,失業率居高不下。金門縣經濟成長若以實質縣內生產毛額之變動為衡量之標準,自91年至96年之經濟成長率,六年來平均成長率為5.37%。至於失業率,六年來由4.20﹪下降至97年2.60%;整體而言,金門經濟成長仍表現可圈可點,而失業率也有下降趨勢。
本縣之經濟成長若以實質縣內生產毛額之變動為衡量之標準,則91年至96年之經濟成長率各為0.69%、9.48%、6.87%、5.58%、4.32%、5.27%,六年來平均成長率為5.37%。較之前十年數據(81年度決算數至90年度決算數),依序為10.46%、12.16、11.38%、7.03%、6.73%、6.18%、4.94%、1.29%、2.15%、1.04%。
至於,金門失業人數,以97年為例失業608人,其中初次尋職者占34.6%,較96年的21.1%上升13.5個百分點;非初次尋職者中,以因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占30%最高,其次為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占25%,其餘共占10.4﹪。
97年失業率2.6﹪,較96年上升0.2個百分點;其中男性2.5﹪,較96年上升0.3個百分點;女性失業率2.8﹪,下降0.1個百分點。由年齡別觀察,15-24歲年齡組失業率13.4﹪,居各年齡組之首,較96年失業率14.3﹪下降了0.9個百分點。
由教育程度別觀察,以大專程度以上程度者之失業率3.4﹪最高;高中(職)者2.7%居次;國中及以下程度者僅1.5%最低。由年齡別觀察,15-24歲年齡組失業率13.4﹪,居各年齡組之首,較96年失業率14.3﹪下降了0.9個百分點。由教育程度別觀察,以大專程度以上程度者之失業率3.4﹪最高;高中(職)者2.7%居次;國中及以下程度者僅1.5%最低。
依金門縣97年人力資源調查結果提要分析,15歲以上民間常住人口與勞動力,97年金門縣15歲以上民間常住人口4萬6千2百餘人,其中勞動力2萬3千4百餘人,勞動力參與率50.6﹪,較96年49.4﹪提高1.2個百分點;與臺灣地區97年勞動力參與率58.3﹪相較,低7.7個百分點。其中男性勞動力1萬4千2百人,勞動力參與率63.7﹪;女性勞動力9千2百餘人,勞動力參與率38.4﹪。
就業方面,金門縣97年就業人數2萬2千7百餘人,服務業部門計1萬6千3百餘人,占71.7﹪最高;工業占23.0﹪;農業5.3﹪。服務業部門中,公共行政業占14.8%最多;批發及零售業占14.7%;教育服務業占8.8%;運輸、倉儲及通信業占7.4%;住宿及餐飲業占5.6%;其他服務業則總共占了20.4%。
按職業別觀察,藍領(生產有關工人、機械設備操作工及體力工)就業者占33.6﹪;白領(民代及主管人員、專業人員、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與事務工作人員)占40%;其他(服務工作人員及售貨員與農、林、漁、牧工作人員)就業者占26.4﹪。
按就業者從業身分觀察,以受政府僱用者9千6百餘人或占42.3﹪最多,受私人僱用者近6千7百餘人或占29.6﹪次之,自營作業者近4千8百人或占21.1﹪,無酬家屬工作者1千餘人或占4.5﹪,雇主占5百餘人或占2.5﹪。
按年齡別觀察,以25-44歲就業者1萬5百餘人或占比率46.4﹪最高;45-64歲就業者近1萬千2百餘人或占45%次之;15-24歲就業者1千2百餘人所占比率5.5﹪;65歲以上就業者7百餘人則占比率3.1%。
按教育程度別觀察,以高中(職)程度者之1萬餘人或占44.1﹪最高;大專及以上程度者約6千7百餘人或占29.7﹪居次;國中及以下程度者近5千9百餘人或占26.2﹪。
金門縣97年非勞動力人數2萬2千8百餘人,其中男性8千1百餘人占35.4﹪,女性1萬4千7百餘人占64.6﹪。男性非勞動力中以高齡、身心障礙者占56%最高;女性非勞動力中則以料理家務者占54.9﹪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