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政成果展李縣長推崇卓越貢獻昨頒獎表揚績優
金門縣地政成果展揭牌典禮於昨日舉行。(李金鎗攝)
昨日是11月11日地政節,金門縣政府地政局舉辦金門縣地政成果展活動。李縣長頒獎表揚資深及年度績優地政人員,肯定地政人員工作所付出的貢獻,期望透過展出將地政工作推展情形,對外完整說明,藉此增進鄉親對地政之了解,並進而獲得對地政業務之信任與支持。
以「地擘半世紀、政開新金門」為主題之金門縣地政成果展揭牌典禮,於昨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在地政局舉行,由縣長李炷烽、金管處處長曾偉宏、金門技術學院校長李金振、內政部資訊中心張主任、烈嶼鄉長林金量、立委陳福海辦公室主任徐鴻義、金寧鄉代表會主席李正騰、財政局長黃景舜等人共同揭牌,縣議員洪麗萍及中央與地方單位主管及村里長等人到場觀禮祝賀,受到地政局長林德恭等人熱情歡迎。李縣長頒獎表揚績優地政人員董東吉、王開富、莊添福、莊家鳳、歐陽國平等五人,與資深地政人員十人,並致贈感謝狀予長期協助推動地政電子化服務的金湖及金沙鎮公所,感謝他們主動積極服務鄉親,默默付出辛勞與貢獻。
縣長李炷烽致詞表示,地政的工作就是一步一腳印所踏出來的成果,地政局辦理成果展來慶祝地政節,這是負責任的作法,更值得我們稱讚。經由實地導覽觀賞,定會了解地政同仁辛苦與卓越貢獻。李縣長對於地政同仁為地政業務所做努力帶來新氣象,解決民眾歷史陳年的問題表達敬意與感謝。
李縣長說,地政工作是整個縣政重要的事項,這幾年來金門地政業務有很多突破與卓越成果,分別是太武山精準的測量,統一金門至高點的數據(北太武三角點高253m)。金城、金湖辦理都市計畫區段徵收。農地重劃地籍的建立,辦理華僑身分認定自治條例讓土地與華僑土地應受外人地權限制的突破等項,讓華僑在金門的土地能獲得解決。建立不動產交易價格透明化資訊,為買賣雙方提供公平交易環境。農地重劃農水路更新改善計畫等等,尤其今年九月初更排除萬難遠赴南洋服務僑鄉,宣導達成地籍清理等項工作。幾十年來金門農地重劃已完成百分之八十六的重劃工作,這要感謝地政局的努力。
近年來地政局努力積極的作為,亦多次獲得內政部全國地政業務考評的榮譽及肯定,93年及94年獲得不動產糾紛調處業務第一名,96年獲得公地行政業務第三名、區段徵收業務第三名及土地登記業務精進獎,97年獲得農地重劃業務第一名及區段徵收業務第三名,98年獲得農地重劃業務第三名及地政資訊業務精進獎。
內政部資訊中心張主任表示,地政工作的重點是「人、地」,人盡其才,地盡其利,就能把政府施政工作做好,施政過程中人與地是重要過程,金門土地問題是地區最頭痛、亟待解決的問題,相信在縣政團隊的努力下,定能把土地問題好好解決,讓地盡其利,大家有土地、有財產,帶來金門的繁榮與建設。
地政局長林德恭報告成果展籌備情形指出,地政局深切體認土地攸關民眾財產權益,尤其地區特殊地理環境及戰爭歷史背景,土地問題更是錯綜複雜且相當棘手,地政局在李縣長任內,努力提昇土地管理效能,積極推動各項地政業務,解決土地問題,開發土地利用,健全地方建設基礎。為縮短政府施政作為與民眾認知落差,拉近與民眾間距離,讓民眾認識金門地政,於地政節辦理金門縣地政成果展揭幕活動,展出的主題為「地擘半世紀、政開新金門」,成果展有地政同仁導覽,向大家說明最近幾年來地政局努力的成果,現場除設有測量體驗區,讓民眾可以親身體驗如何操作測量儀器辦理土地測量外,並設有資訊服務區,向大家說明如何利用網際查詢申請土地資料、辦理簡易土地案件。
林德恭表示,地政局於土地總登記後,自民國69年起凡宅地重測、農地重測,乃至早期辦理之農地重劃地籍整理,其因發現之未登記(錄)土地均公告受理民眾補辦所有權登記,此外,除因地制宜,制訂本縣未登記土地測量作業、地籍整理、華僑身份認定等自治法規並爭取中央制定安輔條例及離島建設條例,受理民眾申請歸還及取得軍佔民地,以及軍管時期征(收)購登記為公有之土地得以照公告地價買回;近者配合地雷清除,經協調中央原則同意雷區293公頃土地,另修離島建設條例增訂第9條之3讓民眾得以買回或補辦所有權登記,藉資補救以往地政缺失之不足,用以保障民眾財產權益。殷望此次展出能增進鄉親對地政之了解,並進而獲得對地政業務之信任與支持。
金門縣地政成果展自11月11日至11月15日展出5天,展出時間為每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展出地點為地政局會議室,歡迎民眾前往參觀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