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周家復﹕減緩地球暖化應少吃肉少畜牧
福建金門地方法院與社團法人桃園縣推廣教育協會,昨天上午九時至十二時在金門縣社會福利館合辦「節能減碳抗暖化新世紀觀」暨「抗癌營養新世紀飲食觀」全民行動免費公益講座,吸引各機關學校人員和民眾近二百人前往聽講,除了瞭解當前環保與健康的重要性,且受益良多。
在「節能減碳抗暖化新世紀觀」講座,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周家復教授表示,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專家指出此次災害重大主因緣於全球暖化日益嚴重所致,而根源又與日常飲食習慣有關。
而據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已發布畜牧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佔地球暖化溫室氣體的首位,比全世界所有交通工具所造成的溫室氣體都還要多。
周家復說,如何抗暖化,節能減碳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大豆製品或其他食品取代畜牧業製品,是減緩氣候變遷最好的策略。
曾於1991年六月至1991年九月親赴格陵蘭冰層做探冰計畫的周家復,在演講中與聽眾分享探冰計畫的心得與有趣的故事,他表示,格陵蘭冰原的變化,與全球和台灣都有密切的關係;而南極冰原融化,海平面上升,會危及人類生存的環境和居住地。
二十一世紀新世紀觀,一般人在節能減碳的觀念是少開車、少用電、隨手關燈、做做資源回收就夠了,但周家復說,其實是不夠的,還要減少巨量的甲烷,才能有效遏止地球暖化。同時,這四、五年是黃金時期,如果不能做到節能減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就會錯過黃金時期,超越臨界點。
少吃肉多吃蔬菜,可以做體內體外環保,現任基因體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的周家復告訴大家說,不吃肉可以減碳七百八十克,一天三餐就可減少二點三公斤,是很有效的減碳方法。
畜牧業發展與溫室氣體排放是有關係的,為了搶救地球,周家復表示,目前歐洲各國也在推行素食化保險政策,如每週一無肉日、減少對畜牧業補助等等。
另外,周家復的小女兒也上台與大家分享曾住在美國與牧場為鄰的感受,以及對節能減碳抗暖化的期許。對於金門計畫發展養牛牧業,周家復也希望做出明智的抉擇。
另外一場「抗癌營養新世紀飲食觀」講座,則是邀請敏盛醫院腎臟中心主任醫師許尚文開講;許尚文也是桃園敏盛綜合醫院一般內科主任、前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桃園縣體育會劍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並擁有中華民國劍道協會國際劍道聯盟劍道五段,與在場聽眾分享醫學和養生新知。
福建金門地方法院基於公務機關理應響應環保,為民表率,昨天的兩場,全民行動免費公益講座除廣邀法院員工踴躍參加外,並請金門地區中央駐金機關、金門縣政府暨所屬機關、學校和民眾等與會,共同做好環保和健康,創造美麗的生活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