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星船王張允中昆仲捐1千萬成立基金會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金沙報導。
點閱率:1,264
字型大小:

 新加坡船王張允中昆仲為感念雙親養育之恩,返回沙美故居建造一棟「張文夏、黃玉燕紀念館」,並在昨天隆重舉行落成揭牌,並捐贈新台幣一千萬元成立教育基金會;他們昆仲孝親和愛鄉之情懷,傳為地方的美談,也樹立金門人最佳的教育典範。 
 由張允中、張允崇、張允伏三兄弟斥資在金沙鎮沙美老家建造的「張文夏、黃玉燕紀念館」,昨天上午十一時舉行落成啟用典禮,金門縣長李炷烽、金門技術學院校長李金振、金沙鎮長陳昆第、張氏宗親及地方民眾近四百人到場觀禮。
 張允中昆仲並為教育基金會成立揭牌,以及為雙親張文夏、黃玉燕雕像揭綵;張允中並頒發教育基金會董事、顧問聘書。同時,也有金沙學區學生的腰鼓、鑼鼓陣等民俗才藝表演祝賀,十分的熱鬧。 
 星船王張允中致詞表示,他們兄弟姊妹為了表達對先父母養育之恩,斥資建立雙親紀念館,表達人子的一片孝心,並捐資成立教育基金,作為往後紀念館維護經費之外,也設立獎學金協助貧寒子弟向學,希望宗親給予支持。同時,他也感謝貴賓和宗親來參加紀念館落成揭幕典禮,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高齡九旬的張允中,十八歲到新加坡奮鬥,獨資創立太平船務公司,旗下有上百艘各種貨輪,公司規模在全球海運排名第十九,被譽為新加坡「船王」,投資事業還有水泥、塑膠、化工、旅遊、貨櫃工廠等。 
 張允中接受訪問,認為國內經濟不錯,總統馬英九清廉;從兩岸局勢看來,未來大局會更好!他認為金門還是有發展的空間與機會。
他的弟弟張允崇、張允伏也在南洋經商有成。目前,張允伏為世界張氏總會主席,於1990年、1998年先後獲得新加坡總統頒發公共服務勳章、新加坡教育部教育服務獎殊榮。 
 張允伏也表示,到南洋已有半世紀之久,在異鄉勤勞刻苦的經營、打拚,總算有了一點的事業基礎;在沙美故居建立雙親紀念館,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將第二代帶回金門,探親也好、跟各位宗親聊聊也好,告訴海外下一代根在金門,是建館的另一願望。 
 愛國顯親,金門榮光。李縣長表示,在張允中賢昆仲雙親紀念館落成,同時成立教育基金會,代表鄉親敬獻「愛國顯親」匾額一方,有著長遠的歷史的意義。他說,旅外金僑有成者不在少數,但能夠有孝思和回饋桑梓,返鄉建立紀念館表達對先人的感念和崇敬,誠如中國人說的:「百善孝為先」的精神。李縣長也推崇張允中為了抗日,遭受牢獄之災,可說是一位愛國者;因此,紀念館的落成,代表著金門歷史文化的一種傳承,相信對新的一代和後代,都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和啟發。同時,他希望事業有成的僑親均能返鄉建立紀念館,延續僑鄉,連接海內外力量,成為金門「金字品牌」和僑鄉文化的特色。 
 張允中兄弟父親張文夏,早年由金門前往新加坡奮鬥。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母親黃玉燕帶著張氏兄弟到新加坡與張文夏團聚。1941年日軍佔領新加坡時,張文夏慘遭殺害,時年四十五歲。 
 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校長李金振聘新加坡僑領太平船務公司董事長張允中主席兼任金技首席校務顧問。其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張邦育也捐贈新台幣二百萬元,以先行作為基金會初期辦理活動的經費。
傑出的華僑企業家張允中昆仲,孝思不匱、回饋家鄉的表現,令人敬仰和感佩。昨天,他們返鄉參加雙親紀念館落和教育基金會成立;中午,並與張氏宗親聚餐聯誼後,下午三時許循金廈小三通航線回到僑居地,結束短短兩天的返鄉之旅。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