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迎城隍新繪本明在國家書店辦新書發表會
金門縣文化局近期又出版兼具傳統與創新的嶄新繪本│「浯島四月十二日迎城隍」,並首次將「清明上河圖」的元素注入到新繪本中,期盼創造閱讀圖書的另一種可能,文化局將於明天(18日)在國家書店舉辦「浯島四月十二日迎城隍」新書發表會,跨海熱情分享金門人迎城隍的盛會。
金門縣文化局近年來在「繪本」的出版領域上屢創佳績,也為台灣本土出版注入新血;今年更結合具國際製作水準的斑馬文創有限公司,共築本土創作繪本的典範,以嶄新的角度,再一次的創造出繪本的新視野│「浯島四月十二日迎城隍」。
文化局表示,相傳城隍的生日是農曆5月13日,但是金門人卻是在農曆4月12日迎城隍,而典故是源自康熙21年(西元1682年)清朝總兵陳龍移駐金門後浦(今金城鎮市區),「浯島邑主城隍」也在同一日分香至後浦,自此,金門民眾每年就在此日舉辦城隍巡安大遊行慶祝,是金門一年一度規模最盛大的廟會活動。
「浯島四月十二日迎城隍」一書就是以金門後浦迎城隍為主題,歷經一整年的籌畫、製作,特別邀請插畫家張哲銘老師創作出60公分寬,430公分長的鉅作-「浯島迎城隍圖」,原畫以多媒材創作,氣勢磅礡一氣呵成,詮釋出浯島迎城隍遶境巡安的最高潮。
而這本新繪本依照原畫製作出連跨12頁的大圖,一覽無餘地呈現各種傳統陣頭盡出,鑼鼓喧天,萬人空巷的「迎城隍」盛況,堪稱是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這瑰麗非凡的原作繪卷將在新書發表會中呈現,讓大家深刻感受迎城隍的熱鬧和金門人的熱情!
金門縣文化局表示,書籍出版的願景就是要打破傳統政府出版品思惟,創造有想像力比民間更富創意的出版品,打造一個具有創意又兼具人文本土味的繪本,將文化的傳承力量傳承出去。
除了主繪本以外,文化局同時還做了一本媽媽導讀手冊-「我與城隍有個約會」,將後浦迎城隍的歷史沿革和活動內容作詳細的解說介紹,讓親子可以共讀共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