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捐出400餘件珍寶吳伯達愛在家鄉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1,037
字型大小:
 「吳伯達珍品捐贈收藏展」昨天在金門文化園區開展。(張建騰攝)

「吳伯達珍品捐贈收藏展」昨天在金門文化園區開展。(張建騰攝)

 讓祖先的東西,回到應到之處!「吳伯達珍品捐贈收藏展」昨天在金門文化園區開展。
 「崇文齋中華文物研究工作室」負責人吳伯達、吳俊德父子把「青銅器、景泰藍、瓷器」等四百餘件珍玩捐贈給金門縣;其中的部分菁華,昨天起在金門縣文化園區展出,內容包括青銅雕編鐘組、琺瑯彩仿青銅描金麒麟、玉雕三羊開泰、景泰藍蓮蓋雙龍耳三鶴三足爐……等。展期為十一月二十七日起至十二月十一日。
 吳伯達在開幕致詞時表示:這些東西,應該回到它應該去的地方!他認為:「中華文物本為中華兒女所共有之資產,將共用資產回歸于全民,這就是所謂的歸位到它應該落腳之處……正如佛家所說的『隨緣』。」
 吳伯達是金門縣金城鎮小西門人,民國三十四年出生。幼年貧困,半耕半讀;十八歲高中尚未畢業就從軍報國;民國八十三年由中原大學上校主任教官退伍。民國八十五年開始接觸古文物;後因接觸佛法,產生了讓古物回歸全民的想法。這裡所謂的回歸,還有另一層涵義;根據「崇文齋中華文物研究工作室」的說明:金門在五千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的蹤跡,但因歷代戰爭頻繁,成了歷史文物的沙漠地區;因此希望這些文物能填補金門的這項缺憾。
 金門縣長李炷烽昨天頒贈感謝狀給吳伯達;感謝狀中有如下內容:感謝崇文齋吳伯達、俊德君為推動金門本土藝術理念,擴大金門藝術視野,建構金門藝術基源,並本於無私奉獻之大愛,捐贈本縣「青銅器、景泰藍、瓷器」四百餘件展示典藏,對金門地區文化貢獻至鉅……。
 李炷烽另以一幅對聯相贈;內容如下:無私奉獻瑰寶珍愛;衷心懷藏古土情深。他以「用心、用情、用力」肯定吳伯達的做法。
 李炷烽表示,這些珍藏是文化園區的首展,希望帶動「蚊子館」的新生命。
 李炷烽不忌諱地用了「蚊子館」這個語詞;他表示,當初選在金沙鎮興建文化園區,在平衡區域發展上的考慮是正確的;不過,決策、採購制度、填土造陸的時間太短等種種因素,導致文化園區給人某些觀感,也對政府施政產生懷疑;不過,政府施政是有延續性的,相關的補救也一直在進行。
 配合「吳伯達珍品捐贈收藏展」的舉行,金門縣文化局出版了一千冊的《崇文齋》文物集珍。李炷烽也在展出中肯定金門文化局局長李錫隆任內的表現;他表示,李錫隆擔任局長以後,已策劃出版了兩百多冊的書籍,而且涓滴歸公。他說,過去三套《金門學叢刊》,光是規劃費用就要九十萬元;如果李錫隆也參照過去的作法,已經可以蓋樓房了;不過他並無此行為!
 在場觀禮的畫家顏聖哲表示,金門縣文化局出了兩百多冊的書籍,這對文化界是非常大的鼓舞;金防部政戰副主任陳忠文則表示,吳伯達先生的精神值得學習。昨天的展出,金防部、金沙國中都派了部隊或學生參加。根據金門縣文化局的說明,對於吳伯達所捐的文物,文化局將成立固定的典藏空間及展覽場加以保管,進而使金門文化園區成為一處專業的、精緻的、文化的、藝術的、功能的展示活動場所。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