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英雄史恆豐大膽憶當年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縣府報導。
點閱率:1,204

當年率軍固守大二膽島的營長史恆豐,現年已九十高齡。(李增汪攝)
當年率軍固守大二膽島的營長史恆豐,現年已九十高齡,昨日他於率同當年參戰老部屬重返戰地時,特別感謝國防部重視老兵,讓大家有生之年能重返大膽島,追悼當年為國捐軀的老戰友,心中感觸很多,心情既激動又興奮。
史恆豐當年駐守大二膽島時,官拜少校營長,因將士用命、用兵得法,不僅以寡擊眾,殲滅來犯之敵,也粉碎共軍意圖渡海拿下金門的妄想,也扭轉政府播遷來台後的頹勢。
史恆豐回憶當年戰役情況指出,中共在攻擊之前,已有徵候;他發現,首先是在夜黑風高之夜,常聽見共軍機帆船馬達聲響靠近,顯見敵已對我展開偵查。而戰役發生之前,他集合全營官兵,要求加強工事,加緊訓練;射擊時要「兩短集火」,亦即要在距離短、時間短的條件下,輕兵器集火射擊,殲敵於水際,達到最大殺傷力。此外,史恆豐並以十二軍團司令胡璉將軍所書的生死榮辱錄,勗勉官兵,鼓舞士氣。
而發生於民國三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的大二膽戰役,共軍出動一個加強營約七百人兵力摸黑攻擊大膽島,企圖做為進犯金門的前哨站,遭到國軍營長史恆豐少校率領不到三百名部屬迎頭痛擊,經過一晝夜血戰,予以擊退。而此役,共軍被我擊斃者三百餘人,生俘三百餘人。
史恆豐指出,當年戰役的勝利,國軍官兵從中應可領會,國家安全不能寄託在敵人的善意之上;戰爭的勝負,乃取決於準備之日、開火之前;沒有實力、武力就沒有和平;即使兩岸關係出現前所未有的緩和狀態,官兵仍應記取教訓,精實戰備整備工作,以繼志承烈、踵武前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