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印作家李金昌見證馬伕血淚

知名的印尼文學作家李金昌與夫人昨再度造訪母島金門,對於家鄉的建設發展相當肯定。(蔡家蓁攝)
李金昌的「金門憶昔:日軍強徵馬伕」一書,將一九四五年,日軍戰敗前夕強徵金門五百馬伕的血淚故事,忠實的紀錄下來,這部動亂時代下的生命書寫,感動了無數人;今年高齡已經八十五歲的他,對文字仍充滿熱情,李金昌說,只要他還寫得動,接下來他還想與其他作家集結一本關於金門的書,向世人介紹金門這座動人的母島。
在此次的印尼華文寫作協會會員之列,李金昌是當中年紀最長的,雖然已高齡八十五歲,但他對於家鄉的大小事與建設都相當關心,不難看出他對家鄉的無限眷戀。
一九二五年出生於金門古寧頭的李金昌回首當年的馬伕血淚史,仍然是神情激動,他說,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投降前,日軍在金門強徵馬伕竄逃,想做投降前的困獸之鬥,當年才十九歲的他,就是被強徵的五百名馬伕之一。
民國三十四年六月,因盟軍包圍、金門島上物資缺乏,盤據金門的日寇德本光信企圖率日軍內竄至廣東汕頭,與當地日軍部隊結合,於是強徵金門各地青年充作馬伕,並徵用民家騾馬,以載運南竄物資,由於大哥、二哥都在南洋,三哥又剛結婚,身強力壯、且未婚的他,便成了被徵調的對象。
在日軍徵集下,李金昌由古寧頭雙鯉湖畔的「馬伕淚」石碣現址,牽著騾馬到金城同安渡頭集合。民國三十四年六月三十日晚上,五百名馬伕便在日軍押送下,登上帆船,直駛福建龍海市南太武山下的麥坑,被迫登船的馬伕,發現這根本是一趟死亡的行程。
日軍和馬伕在盟軍砲火追逐下,流竄至福建省盤陀嶺上,手無寸鐵的金門籍馬伕,死傷無數,僥倖逃生的李金昌與部份馬伕,雖然逃出了日軍鐵蹄,卻逃不過「日本走狗」的罪名,這群金門鄉親又淪為國軍部隊的階下囚。最後靠著在大陸做生意的金門鄉親幫助下,民國三十四年底,僅存的三百名馬伕獲釋返金。返金後,又遇到抽壯丁打共匪,李金昌再度展開他的流亡歲月,民國三十七年十月,他前往印尼三馬林達依親,民國五十年遷往泗水,從此落居印尼,成了落番的鄉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