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雉﹑棉鴨現蹤喜訊鳥友驚豔

金門縣野鳥學會鳥友近日在金門國家公園慈湖園區發現珍貴稀有保育鳥類「水雉」。(許進西提供)
金門縣野鳥學會鳥友近日在金門國家公園慈湖園區發現珍貴稀有保育鳥類「水雉」,以及新紀錄鳥種「棉鴨」現蹤喜訊。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陳茂春處長歡迎大家一起來欣賞和關心野鳥生態,並提醒民眾在觀察時不要干擾到鳥類的生活,讓牠歡喜來金門作客。
金管處長陳茂春表示,金門縣野鳥學會理事許西進日前到慈湖園區賞鳥時,在慈湖水塘記錄到迷鳥「水雉」蹤跡。根據金門縣政府出版,梁皆得先生主編「觀鳥金門-金門賞鳥指南一書所述,水雉俗稱菱角鳥,主要分佈於東南亞,因棲息環境遭開發數量稀少,全台不超過100隻,主要棲息於台南官田一帶的菱角田中,因生活在菱角田及外形像成熟的菱角,所以被稱為「菱角鳥」。金門地區觀察紀錄不詳。水雉的腳趾特別的長,使牠適宜在長滿浮水植物的沼澤區活動,繁殖行為和彩鷸相似,有一夫多妻的繁殖行為。
陳茂春表示,這兩隻水雉已停留一周左右,金門湖泊溼地生態條件好,是否會吸引牠們留下來,甚至繁衍下一代,相當值得觀察。
另曾任職金管處解說教育課的退休員工周民雄,則在進行田野調查時,也在慈湖水塘記錄到「棉鴨」蹤跡。棉鴨在台灣屬迷鳥,在金門則是新紀錄種。
根據台灣野鳥圖鑑資料,棉鴨體長33公分,雄鳥嘴、腳黑色。頭至頸部大致為白色,額至頭頂黑色,眼周圍黑色,頸環、背部暗綠色而有光澤,尾羽黑色,胸以下白色。飛行時,覆羽黑綠色,初級飛羽內側及次級飛羽末端白色。雌鳥頭部汙白色,額至頭頂及過眼線黑褐色。頸胸汙白色,有灰褐色浪形斑紋。背部黑褐色,腹以下汙白色,脇灰褐色。飛行時,次級飛羽末端白色。常出現於海岸附近、河口、沙洲及沼澤地帶。1928年12月及1931年11月於高雄各曾發現,1978年冬季於宜蘭羅東曾捕獲1隻。
金管處表示,最近是候鳥過境期間,鷸科水鳥出現的種類極多,包括金門國家公園幾天前救傷的赤腹鷹,數量也很多,是觀察金門野鳥生態最好的機會。歡迎喜歡鳥類生態的朋友,一起來欣賞和關心野鳥生活,並提醒有機會在野外遇到鳥類請不要干擾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