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偷渡客移送偵辦遭收押

以「投奔自由」為名偷渡到金門的大陸客被金門岸巡總隊移送金門地檢署。 (張建騰攝)
一對有夫妻之實的男女「老少配」,於前天「同舟共濟」,划著橡皮艇到金門「投奔自由」,他們在「寒舍花」附近的「蓮花島」登陸。由於這對海上鴛鴦是「非法入境」,經金門岸巡總隊偵緝後,已於昨天移送地檢署偵辦並遭到收押。
這一對男女在關係上有夫妻之實,在法律上沒有夫妻之名。男方姓吳,年紀已有七十六歲;女方姓孫,年紀是四十歲。
吳姓男子向金門岸巡總隊供稱,他在三十八歲時,曾經在大陸「文化大革命」時,被誤認為「中國國民黨」黨員,屢受迫害;也因此,他自己的三名子女對他不聞不問;不過,與他同渡金門的孫姓女子卻能無怨無尤地陪伴著他,照顧著他。
根據「行政院海巡署‧中部地區巡防局‧第九岸巡總隊」的說明,金門岸巡總隊(第九岸巡總隊)於前天(二十四日)下午六時,在金沙鎮‧田埔‧湖山港外的「蓮花島」查獲了一對陸籍「夫妻」非法入境。
當時是由「中巡局‧第十二巡防區」的雷達組監控並通報大陸圍頭外海有一目標正航向田埔海域一帶。金門岸巡總隊的留守主官-副總隊長郭偉恭於獲報後立即指示「田埔安檢所」出動兵力到岸際監控,又指揮多功能艇組前往目標海域查察。
岸巡人員抵達「湖山港」一帶之後,發現「陸軍E33據點」附近礁石群的後側停靠了一艘小型的橡皮艇,另有兩人站立於礁石上。
當時正當漲潮時刻,岸巡人員無法走向礁石群確認礁石上的人是否為金門本地鄉親或是圍頭來的偷渡客。
當岸巡人員欲聯繫多功能艇組航向該位置查處時,巡防區正好接獲消防局的通報:「民眾報案有一對釣客因漲潮受困於田埔湖山港外『蓮花島』上,請求岸巡派員協助消防人員救援」;這一通報狀況恰與現場岸巡人員所處地點及所目睹的情形雷同。
岸巡總隊副總隊長郭偉恭知悉後,立即通知現場岸巡人員備妥救生器具及簡易醫療器材,配合多功能艇實施救護。
當岸巡的艇組人員將要航抵「蓮花島」時,消防局金沙分隊的人員也同步前往施救,並早一步抵達現場,以救生衣及繩索接載兩人脫困。
這一對男女上岸之後,表示他們並沒有受困,他們是為「投奔自由」而來金門的;於是,消防人員便將他們交由多功能艇組帶回岸巡總隊處理。
經岸巡總隊司法組詢問後得知七十六歲的吳姓男子(吳元山)與四十歲的孫姓女子(孫愛清)是一對沒有註冊的夫妻。
吳姓男子家住甘肅省蘭州市,自稱曾在「文革」時期遭到迫害;自年前開始計畫投奔自由,希望協助台灣進行反宣傳工作,藉以報復當年所受到的政治迫害。
孫姓女子曾於「上海電氣研究所」從事技術研發工作,後來又到浙江協助私人公司研發專利性商品(可瘦身的呼拉圈),一九九九年到廈門經營「油窗」(視油鏡)生意。由於從廈門沿岸就可眺望金門,因此嚮往到台灣,希望能離開由共產黨統治的生活。
為了實現目標,這一對伴侶用四百五十元人民幣購買橡皮艇及船槳;因為擔心橡皮艇的浮載力不夠,又以自身所學的技術,利用泡沫塑料於艇筏底部加裝排管;然後又花費一千元人民幣購置舷外機,安裝於艇筏後部,做為動力。
他們被岸巡人員帶回偵辦時,身上帶有人民幣二千元,另有「油窗」的零件數枚。全案於昨天被依據違反《國安法》移送「金門地檢署」偵辦後,兩人已遭到收押。
金門岸巡總隊表示,為維護國境安全,海巡單位絕不容不法份子藉任何機會或藉口突破金門的海岸線;民眾若發現任何非法情事,可透過「118」服務專線檢舉,以共同維護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