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屎菇孵出小巨蛋﹗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612

紫色禿馬勃看起來像是被遺落的壘球。(張建騰攝)
在林務所森林公園的草園區中,陸續長出了白色的「小巨蛋」,它們是一種白色的大型真菌-「紫色禿馬勃」,看起來就像是被遺落的「壘球」。金門人稱它為「牛屎菇」,在外地則有「馬糞包」的稱呼。
根據林務所的說明,紫色禿馬勃的白色球型外觀極具特色,目前已有部份成熟的個體開始釋放孢子,歡迎對於真菌生態有興趣的朋友前往踏青或拍照。
在大雨過後冒出的紫色禿馬勃,生長週期約二到三週,常被誤認為被遺落的壘球;由於它的個體長寬度可達十到十五公分,有人說它是馬勃科真菌中的「小巨蛋」;對小昆蟲們而言,它也像是巨蛋。
紫色禿馬勃初生時外觀像「包子」,隨著菇體逐漸成熟,顏色也會逐漸從白色轉成暗褐色。成熟的菇體若經外力碰觸,有時會有大量褐色「孢子粉」噴出,由於有這個特性,它也被稱為「灰包」。
「馬勃」是中國古代的人名,傳說他把俗稱灰包的菌類,緊貼在被割傷流血的傷口,發現了菌類的藥用功能,因此這種菌類就被稱為馬勃。在國外,它也有被使用做為食材的紀錄,並有相當多元的實用性。
在古代成語中,「牛溲馬勃」被用來比喻微賤的東西。牛溲就是車前草,可治水腫、腹脹;馬勃是菌類,可做為止血藥。不過,唐代的文學家韓愈卻認為良醫之所以為良醫,在於能俱收並蓄-即使是微賤的東西,也能發揮有用的功能。
林務所提醒鄉親:金門有許多美麗的自然與生態資源,只要不任意採集與破壞,讓原生棲地能永續經營,大自然的生物多樣功能,就能被永遠留存與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