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馬祖石頭屋特色觀光點

發布日期:
記者: 李金鎗/綜合報導。
點閱率:2,596
字型大小:
 馬祖傳統民居聚落中以國寶級石頭屋為閩東建築,屋面用磚石壓瓦,可防止狂風掀瓦,最具特色。(李金鎗攝)

馬祖傳統民居聚落中以國寶級石頭屋為閩東建築,屋面用磚石壓瓦,可防止狂風掀瓦,最具特色。(李金鎗攝)

閩東建築為馬祖地區特有之景觀建築型式,近十年來在中央經費挹注及地方政府全力推動下,使得北竿芹壁、南竿津沙聚落成為馬祖地區快速現代化的過程中,唯一完整保存,尚未被現代建築破壞的傳統閩東聚落,並成為馬祖重要觀光資源。
由於馬祖列島缺少平地,傳統民居大多依山而建,昔日民眾就地採石築屋,花崗岩砌成的石厝,依山坡地勢,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形成活潑、輕盈、豐富而多變化的村落風貌。民居屋頂常做成四坡五脊,類似中國傳統建築中的廡殿式。一層石屋的屋頂多採用二落水(人字坡頂)的硬山封簷,其夾層作為貯物及多用途空間。馬祖民厝最大特色是為防颱風民居屋面均用磚石壓瓦,或特製厚瓦,少出簷、不出簷、以女兒牆壓簷或密封簷口。屋面鋪設板瓦,板瓦不施灰漿,僅用磚石壓瓦,既防止狂風掀瓦,也便於修補更換,壓瓦石既有平整的磚石,也有不規則的亂石。瓦縫可透風,成為所謂的「會呼吸的房子」。
馬祖民居常以青石或花崗岩砌築外牆,雕飾腰線、窗套、牆裙柱腳等建築細部。早期也有部分民居以亂石及土坯作為外牆材料,塊石僅作牆基。民居外牆砌築方式以平砌、人字砌、勾丁砌、亂石砌等多種。外牆砌築石縫成「人」字或「丁」字形,還寓意著人丁興旺。大戶人家用青石,小康人家用莆石(莆田黃石),一般人家用亂石及泥漿勾縫。從外牆即可看出住戶的貧富。
馬祖傳統民居聚落中以芹壁最具代表性,號稱全國國寶級石頭屋保留最完整閩東建築。芹壁聚落位在北竿島北面,面向大陸,傳統古厝櫛比鱗次的芹壁村,早年豐沛的漁業資源造就了村落富裕景象,但在民國六十年代之後,由於漁業逐年蕭條,人口外流,近乎空城,但卻也因此使得芹壁村成為馬祖地區快速現代化的過程中,唯一完整保存,尚未被現代建築破壞的傳統閩東聚落。芹壁聚落之美,很難用文字語言表達,走在芹壁傳統花崗岩建築群之間,一旁的龜島映入眼簾,陽光照上岩石,映出淡淡的迷人色澤,從這些傳統建築的窗口向外望去,藍天、白雲,像極了地中海風情。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