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愛砲操獅山陣地訪客突破22萬

獅山砲陣地受到遊客熱愛,尤以砲操震撼力,更展現戰地文化特色。(本報資料照片:楊水詠攝)
「獅山砲陣地」101年度參訪人數突破17萬人次,累計自100年8月起已突破22萬餘人次參訪,再創新高。配合今年農曆春節期間旅外鄉親返鄉參觀,金門縣政府交旅局將增添更加活潑的體驗、互動設施,保證讓鄉親更「震撼」。
縣府交旅局指出,獅山砲陣地於100年8月正式完工後,為提供旅客一處完整的砲陣地主題園區,故自民國100年8月起辦理試營運,一開始便造成轟動,總計累計自獅山砲陣地開放民眾參觀以來,計已達22萬餘名旅客。
獅山砲陣地砲操表演,每日上午10:00、11:00二場、下午13:30、14:30、15:30、16:30四場,每日六場,每場9名專職砲操人員為中外旅客提供氣勢萬鈞,強有力的砲操演出,隨著砲操人員慷慨激昂的軍歌、整齊有力的行伍、熟練的砲操操演,雷霆萬鈞的砲聲,現已成為金門旅遊的代表景點之一。
縣府交旅局表示,為提供旅客更多元及豐富旅遊行程及體驗,100年起再度向交通部觀光局爭取經費及由縣府自籌經費,針對獅山砲陣地第一期工程未施作的砲塢三及砲塢四進行規劃,投入更加活潑的體驗設施及互動設施。
第二期工程施作目前已接近尾聲,待完工後,在不久的將來,將導入更多互動體驗設施,充實景點魅力,為因應農曆春節到來及提供鄉親能第一時間體驗縣府活化軍事營區的成果,本砲陣地雖仍在工程施作中。
縣府也已加快腳步趕辦相關驗收程序,同時在今年農曆春節期間推出新的互動設施,相關設施有:
1.射擊指揮所:以虛擬投影環境進行展演,呈現砲兵接收砲擊任務時之實況,讓旅客能進一步瞭解砲兵接收砲擊任務的實況,達到寓教於樂的功效。
2.走進歷史:搭配拍像電腦裝置,以合成影像方式,未來可付費在遊客中心取得輸出照片。
3.榴砲射擊體驗:以互動遊戲裝置體驗砲擊的過程,透過調整砲管角度、音響震撼、最後射擊標的。
4.單打雙不打:以砲宣彈互動遊戲,結合互動攝影機,由空中飄下宣導單、禮品,最後計算分數。
5.守護和平:首先以立體投影方式歡迎觀眾,再來以影片呈現小孫女與老爺爺的對話以突顯和平、另一邊則以歷史牆年代記事的方式紀錄金門成為和平之島的記事,另外設有給兩岸的一封信,透過實體明信片的投遞,透過郵筒彙集,便利日後統計。
縣交旅局也表示,為持續開發大獅山地區及整合山后民俗文化村及五虎山等旅遊資源,在第一、二期規劃建設的景點基礎上,目前縣政府又投入相關經費進行「獅山砲陣周邊旅遊資源整合工程」,針對先前未規劃完整及待加強部分,以及旅客需求及鄉親期待等,結合大山后地區之概念,規劃更完善的設施與遊程,以平衡鄉鎮發展,形塑成為金沙地區代表亮點。
獅山砲陣地地處金門東北角、位於金門國家公園範圍內、鄰近山后民俗村,始建於民國58年7月,60年6月完工,又名「震東坑道」,乃「威震金東」之意,坑道全長508公尺,平均高度4.6公尺、寬度3.6公尺,陣地設施完整。
原為金防部砲指部641營砲3 連(8吋榴)駐地。民國89年「精實案」改編為金防部砲指部砲3營砲3連,民國93年4月,配合「精進案」裁撤。
為感念前人開鑿及戍守貢獻,並延續陣地運用價值,金門縣政府計畫將該陣地轉化為「榴砲陣地主題館」,賦予此砲陣地新的生命力,轉型為觀光景點,達到閒置空間活化利用。
故自民國98年起,積極爭取交通部觀光局經費及縣府投入相當經費後,辦理第一期工程施作,工程重點就坑道內空間加以提昇,如砲塢一改裝成為視聽室,以環繞式影音呈現榴砲發射時之撼動人心的效果。
砲塢二展示八吋榴砲參觀及砲操體驗(初期委由金門大學學生跳砲操,於100年7月正式列為砲操操演人力,提供民眾每日六場之砲操表演)、軍械庫房展示武器(展示軍方提供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