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埋骨異鄉廈門子孫來金立碑祭拜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綜合報導。
點閱率:476
字型大小:
  大陸廈門畫匠吳金看因兩岸戰亂埋骨金門四十八年,其親屬日昨小三通到金門,在金門愛心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長許金龍等協助,並帶來墓碑準備立碑祭拜。(李增汪攝)

大陸廈門畫匠吳金看因兩岸戰亂埋骨金門四十八年,其親屬日昨小三通到金門,在金門愛心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長許金龍等協助,並帶來墓碑準備立碑祭拜。(李增汪攝)

 一塊墓碑雖重,但難掩後人千里迢迢尋親追思心情的沉重!
 大陸廈門畫匠吳金看因兩岸戰亂埋骨金門四十八年,他的子女吳榮新、吳美瑜等人,曾在2011年十二月一日透過小三通到金門追尋先父足跡,一償掃墓祭拜的心願。日昨,吳金看的女兒吳美瑜和夫婿、外孫、外孫女、曾孫子、曾孫女等一行十二人,帶來了吳金看墓碑,一樣走小三通,將為先人立碑祭拜,聊盡後人追思孝道。
 此行從廈門、泉州石井來的已故吳金看的親屬,包括:女兒吳美瑜、女婿鄭天明、外孫女韓蘇華、外孫媳曾華勤、外孫女鄭妙玲、鄭曉玲、外孫吳育鋒、吳育勇、吳敬椿、曾孫子王原陽、曾孫女鄭藍琪等人。
 他們一行搭小三通客輪抵金後,也受到吳氏宗親會理事長吳長壽及多位監事和財團法人金門愛心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長許金龍,以及因早年祖父和吳金看熟稔、有淵源的退役軍官盛崧俊等人迎接。
從事閩南建築和寺廟繪畫、以及紙燈製作的吳金看,老家在廈門蓮河,1949年前到金門工作,地方上稱為「看師伯」;不料,國共戰爭造成金門和廈門隔絕,滯居在金城鎮南門,1965年病逝。
「看師伯」在家鄉留有妻子和一子三女,直到兩岸開放往來,經金門盛姓友人(即盛崧俊的父親盛忠繼)返回大陸探親,「看師伯」的親人才獲悉老人家已經辭世,家屬心心念念要到金門掃墓迎靈。
 在金門愛心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長許金龍和盛崧俊等人協助下,「看師伯」兒子吳榮新、女兒吳美瑜等人,2011年十二月一日從廈門、泉州搭船小三通到金門尋墓,一償追思先人的心願。
 吳美瑜表示,她的父親滯留金門時,當時她僅有五歲大,從母親口中片段得知父親是做事嚴謹的傳統民居的畫匠,只能在夢裡相思;而後來,大姊的女兒則是四處打聽父親的下落,親屬也透過到教堂經常祈禱。
 目前是大陸福建省泉州市丰澤區作家協會常務理事的鄭妙玲,也以南安電視台紀錄片「武榮紀事」,榮獲第十五屆福建省電視藝術獎電視檔目三等獎,指出片中「心願」,就是一部關於兩岸題材的紀錄片,講述的是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泉州有一大批匠人到金門做工,由於歷史原因,隔斷了他們回家的路,故事主人翁吳美瑜就是其中之一,她的父親二十世紀30年代到金門當匠人,最後客死他鄉,吳美瑜六十多年來一直懷念父親,希望有一天能夠找到父親墳墓,完成母親遺願。而該片完整紀錄了吳美瑜到金門尋找父親墳墓的艱辛過程,作品獲2011年度福建省廣播電視新聞獎二等獎。
 而「看師伯」是埋葬在金城公墓基督教墓園內,吳榮新、吳美瑜等人2011年12月1日,在吳氏宗親協助下,前往墓園尋找到先人墳墓。之後,親屬在多方溝通後,決定立墓碑祭拜,以聊盡後人追思孝道。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