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節慶英語教學西口國小推撿彩蛋活動

西口國小為配合英語節慶教學課程,特辦理「撿彩蛋」活動以節慶背景來使用英文交談。(西口國小提供)
復活節是基督徒的重要節日之一,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的第一個星期日舉行,西口國小為配合英語節慶教學課程,特辦理「撿彩蛋」活動,在慶祝節慶歡樂之餘,也不忘搭配英語單字教學活動,為西方傳統的節慶盛事,融入更有意義的教育內涵。
復活節(耶穌復活日)是一個西方的重要節日,節慶的開始通常都是由星期五直至星期一,與復活節有關的活動,有復活節兔子和復活節彩蛋。兔子象徵多產和生命力;彩蛋則象徵「新生命的開始」,人們喜歡在上面畫各種花紋。
為配合節慶英語教學,西口國小的外籍英師裴凱琳(Catherine A. Purdy)一早即準備好多的塑膠空盒彩蛋藏在校園裡的每個角落,蛋裡面各有一張英語單字紙條,而出現單字最多的就是rabbit(兔子)這個字了。等到集合全校小朋友,說明遊戲規則後,一聲令下,全校小朋友開始傾巢而出,在校園裡面開始尋蛋、撿蛋,有些小朋友撿到四、五顆蛋,有些同學則一顆也沒有撿到,撿到蛋的小朋友必須回到老師身邊,打開蛋中的英語單字紙條,大聲唸出來,沒有撿到蛋的小朋友只好向老師說「Happy Easter」(復活節快樂),通過考驗的小朋友,大家都有糖吃,每一個小朋友在興高采烈的遊戲中,也學到許多英語單字。
西口國小校長楊肅健表示,在美國白宮復活節的星期一滾雞蛋活動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盛事,今年是在4月21日舉行,西口國小配合節慶在當日舉辦相關活動,具有相當的教育意義,尤其是語言的學習,是在生活當中進行,配合節慶或習俗的內容,學生能在情境中自然產生對不同文化的了解、多元尊重,以及語言的運用。他感謝外籍英師裴凱琳及學校英語教師的用心教學,對於學生的學習重點以節慶背景來使用英文交談,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