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資源篇/系列三》複層植栽綠美化道路

林務所積極推動道路綠美化工作,以複層植栽的概念來營造各道路綠廊,圖為桃園路庭園造景。(金門縣林務所提供)
當遊客或是旅外鄉親初次踏上金門這片土地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道路兩旁整齊劃一的行道樹,以及妝點於其間的各式花卉。然而,過去的金門卻不是一直就是如此的綠意盎然,如果詢問鄉親們或是早年來金當兵的人,或許在他們的腦海中,曾經有大段的時間是黃沙滾滾飛沙走石的金門印象。
在早年國軍、政府及民間努力下,目前全島的森林綠覆率相當的高,除了淨化空氣及涵養水源等多重的公益效益外,伴隨而來豐富且多樣的生態令人稱羨。
除此之外,林務所亦積極推動道路綠美化工作,以複層植栽的概念來營造各道路綠廊,並且考量地區季節性強陣風或颱風,謹慎選種栽培管理,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建構完整的景觀綠帶及生態廊道約100公里,且每條道路植栽配置均有其獨特的意象。
為了提昇道路景觀美感,林務所特別將連接機場的桃園路與環島南路進行一系列庭園化改造,在筆直一致的行道樹中,穿插以景石、造型樹及矮籬等素材所營造出的獨特造景。另外環島南路三段兩側的榕樹,也採取逐層修剪方式塑型,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層榕綠廊景緻。
另外,位於東半島的黃海路,道路兩邊遍植的台灣欒樹,為生態綠廊創造出四季不同的色彩。春季稚嫩的葉片,隨著時間流轉,由淡綠轉為深綠,同時也象徵著夏季的到來。初秋時節滿樹的黃色小花,不過多久伴隨而來是成串的粉紅朔果,讓秋天多了活潑繽紛的顏色。
貫穿全島的環島北路也深具特色,除了具有戰地色彩濃厚的木麻黃大道外,瓊林到沙美段種植有垂榕及豔紫荊。其中,豔紫荊紫紅色的花,全年多次盛開,花朵在綠葉伴襯下,不失為最美麗的行道樹。樹下綠籬則是由扶桑所構成,翠綠葉色搭配著夏季盛開紅花,為夏日的金門妝點出不一樣的風味。
生態綠廊在林務所全體員工數十年的經營管理下,共同維護重要的全民綠色資產,已成功營造出變化多端的行道樹種。為有效管理珍貴的綠廊資源,將於今年11月間完成環島南路、環島北路及桃園路等8條主要道路樹籍掛牌作業,未來亦將導入學術團隊進行「樹木非破壞性檢測」及「病蟲害防治調查」等實務研究工作,希望透過先進的技術,讓我們更加瞭解且能具體的因應未來生態綠廊的管理維護工作,以達永續金門環境生態綠化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