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星星相惜 金門將軍為李光前將軍寫傳記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3,194
左:六十五年前,李光前團長在古寧頭大戰中陣亡,後來被立廟崇祀成為「金門之神」。
羅幼芳將軍(右下)曾是李光前的部屬,民國九十八年,他將李光前將軍(右上)的遺照捐給了「光前廟」。
(張建騰翻攝)

左:六十五年前,李光前團長在古寧頭大戰中陣亡,後來被立廟崇祀成為「金門之神」。 羅幼芳將軍(右下)曾是李光前的部屬,民國九十八年,他將李光前將軍(右上)的遺照捐給了「光前廟」。 (張建騰翻攝)

古寧頭大戰已經過了六十五年,當時為國捐軀的官兵之中,階級最高、職務最高的人就是李光前中校團長,也就是被金門居民立廟崇祀的「金門之神」—李光前將軍。李光前團長陣亡的時間即為六十五年前的十月二十五日—也就是中華民國三十八年的十月二十五日。
金門籍的陸軍司令部前政戰主任鄭瑞堅中將曾於今年八月出刊的《傳記文學》(第一○卷第二期)中,寫了一篇〈金門人的守護神李光前將軍〉。在此之前,沒有人為李光前將軍寫過傳記。鄭瑞堅訪談了羅幼芳將軍等人並參考相關文獻,寫成了這篇傳記。
羅幼芳曾是李光前的部屬。李光前是陸官十六期,羅幼芳是十九期;在古寧頭大戰時,李光前是團長,羅幼芳是連長。民國九十八年,羅幼芳曾經將一幅李光前將軍的遺照捐給了「光前廟」。
鄭瑞堅在文中引用羅幼芳的憶述寫道:「李光前擔任連、營長的時候,很會打仗,可說是猛將,而且人又長得高大英俊,所以胡璉將軍非常喜歡他。」「進攻林厝時我(羅幼芳)在第一線,親眼看到李光前團長帶著副團長、團政工主任到前線領兵作戰。」
李光前在古寧頭戰役時為第十四師四十二團團長,在戰役中,犧牲之時年僅三十二歲。鄭瑞堅在文中提到,根據歐陽禮將軍所言,李光前於三十八年九月在廣東汕頭接任團長,是正式派任,並非坊間傳聞的「代團長」。
鄭瑞堅引用十四師四十二團舊屬熊政福親眼目擊的說法:十八軍軍長打電話給李光前團長,李光前接到命令,懍於自己職責之所在,率領警衛排二十五、六人,只有衝鋒槍與卡賓槍,沒有重武器掩護就衝了上去,因此中彈殉國。
李光前接到的電話內容為何呢?一一八師三五三團團長楊書田在〈古寧頭憶往〉中寫道,當時軍長高魁元將軍曾搖電話來,由他轉給李光前;李光前接了電話後告訴楊書田:「(高先生)嫌我的部隊進展太慢,我去看看。」於是,李光前領著他的部隊向林厝發起攻擊;不到二十分鐘,他的團主任覃文中就以電話告知楊書田:光前陣亡了!
對於電話內容,羅幼芳則有不同的說法:高軍長說李團長以前作戰很英勇,今晚若能拿下古寧頭,立即獎勵五千個「袁大頭」!
鄭瑞堅認為:「雖然參戰前輩的說法略有不同,但李光前團長為了奉行命令,不顧生命危險而壯烈殉國,其負責盡職與英勇犧牲的精神,充分表現革命軍人之偉大情操。」
李光前團長陣亡後,金門各界於民國四十二年間,擇定西埔頭北郊,在其殉職處立石碑紀念;六十年,西浦頭村民又為他建廟祭祀,起初稱為「軍府萬興公廟」或「軍府爺廟」;六十五年至六十六完成擴建並加蓋「李光前將軍廟」牌樓;八十六年到八十八年又重建廟宇並擴大廟基。
根據鄭瑞堅文中所述,李光前陣亡的時候是中校,後來追贈為上校。民國六十五年,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夏超轉呈民意,由國防部核准追晉他少將。雖然,依〈陸海空軍軍官士官任官條例〉,軍官追晉只以一階為限;不過,去年(一零二年),光前廟信眾還是根據乩示,為李光前將軍追晉為中將。
十四師師長羅錫疇對於李光前有如下的評價:「我四十二團團長李光前因奮勇衝擊而中彈陣亡。李團長出身軍校,英勇善戰,不幸英年捐軀,誠為痛惜。今已立廟塑像成為金門之神,亦可慰死者之靈而勵生者之志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