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全國都市地價指數金門漲幅最大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綜合報導。
點閱率:443

 內政部日前經發布第43期都市地價指數,各直轄市、縣(市)都市地價均呈現上漲情形,全國總指數較上期上漲4.25%,其中漲幅最大為金門縣上漲9.58%。直轄市部分,則以新北市上漲6.70%居冠,其次為高雄市上漲6.39%。
 根據內政部表示,第43期都市地價指數是以102年3月31日為基期,本期(103年4月1日至103年9月30日)全國都市地價總指數為115.04,與上(42)期總指數110.35比較,本期上漲幅度為4.25%,與上期漲幅(4.34%)相當,與去年同期漲幅(5.76%)相較則呈現趨緩態勢。各直轄市、縣(市)均呈現上漲情形,其中新北市、臺北市、桃園市、臺南市及高雄市5個直轄市與宜蘭縣、臺東縣、花蓮縣、澎湖縣、金門縣及連江縣6個縣(市)的漲幅超過3%,其餘各直轄市、縣(市)則維持小幅上漲情形。
 在上漲幅度較大的縣市中,外島金門縣上漲9.58%,漲幅最大。探究其主因,係隨著人口持續遞增及各項投資建設開發案的推出,房地產需求增加,帶動地價上漲,尤其以金城鎮漲幅11.65%最為顯著。
 內政部指出,都市地價指數是將各直轄市、縣(市)的都市計畫範圍內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土地,以統計方法選取具代表性的中價位區段查估其平均區段地價,據以編算某一地區內土地價格在一定期間內的相對變動(上漲或下跌)的百分數,其性質類似物價指數,並定期於每年1月15日及7月15日發布。
 第43期都市地價指數可在內政部地政司網站http://www.land.moi.gov.tw查詢。
 記者楊水詠/綜合報導
 根據內政部昨日公布因房屋稅條例修訂及房地合一稅預期效應,去(103)年因房屋稅條例修訂及房地合一稅預期效應,17縣市買賣棟數都較102年減少,以新北市、基隆市及台北市分別減少25%、22.1%及18.9%較多,只有金門縣、新竹縣、宜蘭縣及苗栗縣呈增加現象。
 內政部表示,去(103)年建物所有權第一次登記(大多為新成屋)計11萬6000棟,建物總面積3353萬平方公尺,分別較102年增加4.3%及5.4%。
 至於棟數增幅以澎湖縣增加37.3%最多,新竹縣增加31%次多,台東縣增加29.4%居第3;減幅以基隆市減少53.7%最多,南投縣減少28.8%次多,連江縣減少26.1%居第3。
 內政部說,去(103)年建物所有權移轉登記計45萬8000棟,較102年減少9.1%,主要是買賣件數減少;按項目別分以買賣登記32萬1000棟占70%最多,贈與登記5萬5000棟占12.1%次之,繼承登記4萬8000棟占10.4%居第3。
 去(103)年建物買賣登記共32萬1000棟,較102年減少5萬1000棟,減少13.8%。
 內政部表示,建物買賣自98年下半年起回溫,100年6月起受奢侈稅實施影響致交易量縮;102年因實施不動產交易透明化政策及奢侈稅2年持有期限屆滿,建物交易逐漸熱絡。
 內政部表示,去(103)年建物買賣登記棟數仍集中6直轄市,合計占買賣總棟數近8成;其中以新北市6萬棟占18.8%最多,台中市4萬8000棟占14.9%次之,桃園市4萬4000棟占13.6%居第3。與102年比較,6直轄市都減少,以新北市減幅25%最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