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新政》傅豫東﹕為環境把關環保局責無旁貸

1040324e1.jpg
當前金門面臨的環保問題,環保局長傅豫東(如圖)指出,大陸對於金門空氣污染、海漂垃圾處理,是一定要馬上解決的環保課題,而水資源保護與大型開發案水質水量的管控,環保局責無旁貸,一定會嚴以把關。
新任環保局長傅豫東從台北工專五專化工科到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化工系共七年都是學化工,他說,石油化工重工業是一般人所謂的「污染工業」,他就讀技術學院時當時導師顧洋教授一句「既然你瞭解污染,何不進一步來整治污染」的啟示,讓他毅然決定負笈赴美國攻讀環工碩士,也進一步發覺環境保護與工業發展是完全不衝突,因為工業製造污染的材料來源,如果能做好控管與利用,不僅會降低成本,提升效益,還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傅豫東在美國主修自然水體整治(包括地面水、地下水與海洋水)以及焚化處理,他學成回台灣後在民國八十一年九月進入環保署從基層的稽查員做起。他說,當時台灣經濟成長率高,大家都想著賺錢,不管污染排放,台灣東西岸的河川都是彩色,很少清澈見底的,在高速公路上開車,從北到南,工廠每一根煙囪煙窗都在冒各種顏色的煙,這樣過程到了九十一年後獲得徹底改善,在高速公路上開車,要看到一根煙囪冒煙都蠻難的,這就是社會轉型、民眾環境認知提升,像大陸當前的霾害、河川污染,與台灣以前很像,我們花了二、三十年痛苦累積的經驗與技術,也值得大陸向我們學習。
今年四十九歲的傅豫東在環保署參與台灣焚化爐的建造,台灣二十一座焚化爐中,他參與的就十三座之多,他說,目前台灣焚化爐都看不到冒煙,這些是看要不要去做而已。民國九十年,他在環保署投入建置人工濕地有八、九年。民國九十七到九十九年間,他負責全台的海洋污染緊急應變,平均一個月要來金門兩次,也喜歡上金門這塊樂土。
談到金門環境上的壓力,國立中山大學工程研究所博士畢業的傅豫東說,一個是空氣污染、一個是海漂垃圾,這是一定要馬上解決的環保問題,而水資源問題也是重點,他指出,金門沒有污染源,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境外移入,金門除了塔山電廠、金門酒廠幾根煙囪,而且監測結果都符合國家標準,也因為金門與大陸鄰近,冬天東北季風把大陸蒙古沙塵暴帶下來,沙粒將空氣污染物黏著,沙塵暴結合霧水變成霾,而夏天空氣污染從廈門吹過來,雖然不是霾害,卻是純的空氣污染物。
而大陸海漂垃圾,佔金門垃圾百分之十到三十,大陸福建省九龍江的重污染物與垃圾,尤其是碰到下大雨、颱風,沿九龍江沖到金門沿岸,在金門西部海灘一帶,大陸垃圾很多。廈門有好多焚化爐,金門將垃圾做好分類後一天三十噸就近送到廈門焚燒處理,預計比運送台灣處理,可以降低運費與處理費八、九成,這也會是兩岸一項實質的合作。
而台灣的空氣污染源改善技術相當先進,是世界一流的,訂的標準也相當嚴苛,與德國、瑞典一樣,傅豫東認為,大陸的移動性污染源多、燃煤工業太多、營建工地空污防治設備低,政策執行不落實,這方面台灣可以提供技術與管理上的協助,除了可以扶植台灣環保工業,還可以降低對於金門帶來的空氣污染。
他也提到,縣長陳福海非常關心金門水資源,對於大型開發案,陳縣長要求不准一滴水直接排到海上,透過湖庫池塘人工濕地,把處理的水涵養地下水,這也是治本之道,陳縣長也要求大開發案要有自備電力,像太陽能發電,這項技術目前很成熟,金酒公司也在做。
傅豫東也指出,陳縣長要求提升金門角色、拉高位階,強調我們不是外島民眾,不是次等公民,可以當作兩岸的仲介角色,把台灣經驗輸出到大陸的一個窗口,這個角色如能提升起來,對金門環境、人文觀光也好,有正面注意。而很多兩岸事務性的議題,像是與民生有關的如空氣、垃圾處理問題,這對金門最有利的,也與國安無關,台北與北京有顧忌時,為何不能由金門來做,不要老是談兩會(海基會、海協會)框架,可以由金門做實質的洽談。
他說,金廈海域往來船舶繁多,環保署十年前曾就金門外海一旦發生大型船難時,五百噸以上重油外洩造成的海洋油污處理機制研商,光是除污資源從台灣運來金門就要八小時,但海洋油污二小時沒處理就會乳化漂到岸上,影響沿岸生態,海域與岸際生物無一倖免,如果能由三十分鐘船程的廈門就近支援,可以將損害減至最低,為此,台灣也曾派人去大陸教導、如何應變,但這項合作機制建立目前還需要努力。
傅豫東認為,未來許多對於金門環保較重要的議題,第一就是資訊的公開,他說,很多政府作的事,鄉親不知道,會造成民間組織反彈說政府什麼都不管,所以縣府有很多作為,一定要透過媒體多多去宣導,例如霾害發生了,民眾應做什麼防護措施,要告訴民眾,民眾有知的權利,告知霾害從哪裡來的?大家知道後,才會關切這個議題,讓這個議題成熟,變成一個政策去執行,未來環保局也會持續與地方在地環保聯盟聯繫,落實縣長要求縣府政策要與民眾走在一起的指示。
其次是資源回收的部分,傅豫東說,不僅僅只是垃圾回收的部分,還包括水資源回收、電力回收,民眾特別關心的大型開發案,其用水量與水質,環保局都會嚴格把關,最近就與昇恆昌談過,強力要求其依BOT合約精神,要求水不能排入太湖或小太湖內,台開也是一樣,環保局會以台灣的成功經驗,讓大型企業瞭解回收水、太陽能是有利基的、是雙贏的,將台灣的經驗與國際的作法接軌。
給自己兩年,幹不好就走人,政務官要負政治責任,這是非常明確的,大家心裡有譜。傅豫東表示,環保局最近兩年應該做什麼?現在能夠做的,步調很明確的,就要去訂定執行,不管以後誰來接手環保業務,都會有明確的方向,不論是對於地區大型開發案、為地區環境把關,環保局都責無旁貸。
行政院核定金門為低碳島,但是當中許多業務像是多頭馬車般,以降低碳排量的交通工具來說,就涉及了環保署、交通部、經濟部工業局等單位,負責單位不一樣,統合協調出問題,傅豫東說,他將密集與行政院環保署、經濟部工業局、交通部談,希望能有進一步的結論。
傅豫東是軍人子弟,祖籍河南省,父親是陸軍官校二十五期畢業,少將退伍,他說,父親民國三十八年隨著國軍來到台灣,總共來金門三次,加起來不到一年半,就經歷古寧頭、九三、八二三砲戰,他現在還記得死在金門兄弟的名字,與金門有很深的感情,當年別人父母親擔心孩子當兵時抽到金馬獎,而父親卻把他送到馬祖當了一年九個半月的大專兵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