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李玲玲願為金門水獺盡心力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縣府報導。
點閱率:1,254
  台灣大學教授李玲玲是台灣唯一對於水獺有長期研究的專家,願為金門水獺保育盡一份力量。(楊水詠攝)

台灣大學教授李玲玲是台灣唯一對於水獺有長期研究的專家,願為金門水獺保育盡一份力量。(楊水詠攝)

 台灣大學教授李玲玲是台灣唯一對於水獺有長期研究的專家,李玲玲表示,金門在景觀上有水有綠地,是一個很好的生態旅遊基礎,與金門的價值相串連起來,並帶動金門理想的發展,是十分的興奮,也願意提供資訊和知識,樂意參與一份心力和力量。
 李玲玲與金門地區歐亞水獺保育工作團隊十餘人和兩位荷蘭水獺專家來金門參加「金門地區歐亞水獺保育座談會」與國內外歐亞水獺專家共商保育大計。李玲玲說,雖然她不是金門人,但從二十幾年前開始接觸研究水獺,也在金門一段長時間,看到金門從以前發展到現在狀況;尤以聽到陳縣長講到對金門的願景,感到非常的感動和振奮!
李玲玲指出,金門的確需要發展,但要有規劃的發展;雖然金門島嶼面積不大,有著太多的特色,值得持續被關注和維護。至於金門發展固然是必要,但有些事情並不是衝突的,而是要如何去把它規劃妥當!
 李玲玲說,金門在之前有一些既有的價值,如何延續到未來的發展上,以及如何充分保存和發揚光大,是其很希望看到的!況且,陳縣長也擘劃了美好金門的幸福願景。
 李玲玲表示,過去水獺被認為與金門發展有衝突性的議題,但透過國際案例和長期觀察,水獺生存下去的環境條件,並不是很嚴苛說不能去動它。事實上,在歐洲很多地區和金門最早的研究中,住家後院就會有水獺在活動,只要水系是好的,然後不要干擾過度,水獺喜歡的時候可以過來,不喜歡時有可妥善的地方可以躲藏,且事實上可以遷人的。
 李玲玲說,水獺是金門特有的生態保育資源,週邊地區已經沒有了;照顧好水獺的環境,也就是照顧好金門的環境,而且有機會變成吸引大家來金門觀賞和遊憩的重點。
 她指出,在日本有很多小島,光是一種貓或是食物,就吸引了大批的遊客;金門的水獺看牠的樣子就是很可親的;荷蘭及日本水獺已絕跡了,至於荷蘭也是在一、二十年前,從新把濕地恢復後,才有機會把水獺再引進,且花了很多代價及付出,才有成就!
 從荷蘭復育水獺濕地的例子看金門,李玲玲說,金門還有水獺,而且很有機會做好的自然藍帶,而生態不僅對於水獺和水域生物都會有幫助;在景觀上有水有綠地,是一個很好的生態旅遊基礎,與金門的價值相串連起來,並帶動金門理想的發展,是十分的興奮,也願意提供資訊和知識,樂意參與一份心力和力量。
 金門地區歐亞水獺保育座談會昨日舉行,邀請歐亞水獺研究、保育與復育等領域專家,以及保育主管人員、保育工作者與關心水獺議題的民眾共同研討,如何整合各方資源與力量,齊心共同推動歐亞水獺的保育與教育工作,讓歐亞水獺可以在金門這塊土地上持續地繁衍與茁壯。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