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燕南載道文風傳啟楊樹清明接任燕南書院首任院長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維智/專訪報導。
點閱率:625
字型大小:
「燕南載道,文風傳啟」,金門文化局聘請報導文學作家楊樹清出任重建後的燕南書院首任院長,縣長陳福海(中)在縣長室與文化局長呂坤和(右)、作家楊樹清討論活化燕南書院。(金門文化局提供)

「燕南載道,文風傳啟」,金門文化局聘請報導文學作家楊樹清出任重建後的燕南書院首任院長,縣長陳福海(中)在縣長室與文化局長呂坤和(右)、作家楊樹清討論活化燕南書院。(金門文化局提供)

「燕南載道,文風傳啟。」作家楊樹清明(七月一日)日接任燕南書院院長。
從一枝筆寫起,歷時三十餘載推動重建,開館啟用三年多的「燕南書院暨太文巖寺」,今年底將舉辦中華民國書院聯誼暨觀摩會,金門縣長陳福海於2月8日偕同金門文化局長呂坤和登山訪視,指示文化局能與燕南書院暨清水祖師經營管理協會對接、連繫,把古今人文連結起來,進行資源整合,恢宏文化古風,好好研究活化成為觀光熱點,以讓好的地方有好的發展。
為讓活化工程順利推展,書院部分,在開辦展覽、推出燕南講座後,金門文化局特別聘任文史之士、報導文學作家楊樹清擔任重建後的燕南書院首任院長,佈達、就職典禮及燕南書院采風巡禮,明日星期三上午10時,將在古區村268號燕南書院舉行,旅台同鄉,藝術家國策顧問李錫奇詩人古月伉儷、中華專案管理學會理事長許秀影教授、作家牧羊女(楊筑君)及畫家陳能梨、楊樹森等亦組團返鄉,詩人洛夫、鄭愁予,學者龔鵬程、楊永斌等百位藝文之士並以「燕南載道,文風傳啟」為題刊登廣告同表祝福、期待,由金門文化局、燕南書院共同主辦的燕南書院院長佈達、就職、書院巡禮活動,歡迎鄉親、藝文人士赴約盛會。
‧燕南文化景觀 金門新亮點
座落於金城古區村郊的「燕南書院暨太文巖寺」,書院相傳建於南宋紹興,為泉州府同安縣主簿兼學事朱熹采風、講學之地,書院消逝後,明朝末年,改建為太文巖寺,為三進格局,與海印寺、田浦城隍廟、庵前孚濟廟和南門香蓮廟合稱浯洲五大名寺。缺乏文獻、圖錄可佐證,形式與規模不可考,當今呈現在我們眼前的燕南書院、太文巖寺,是依據歷史學、堪輿學、書院建築規制及當地耆老訪談等相關研究,想像、推敲出的產物:書院坐南朝北向,採三進兩院之空間格局,形式則採傳統閩南寺廟的建築風格。燕南書院第一進為出口山門,第二進為供奉清水祖師的太文巖寺(正殿),第三進則為朱子祠(書院空間)。兩側附屬廂房有展示、教學、圖書館等規劃,院廟合一,是兼具文化、教育、宗教和觀光融合的人文空間。漫長的人文歷史,可環視烈嶼島影、金城盆地、金門大學、太武山巒及廈門樓台的獨特文化景觀,已然形成金門新亮點。
獲聘燕南書院院長的兩岸知名報導文學作家楊樹清,也是《金門學叢刊》總編輯、金門縣政府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委員,亦曾在戒嚴、軍管時期創辦《金門報導》社區報,對金馬民主開放作出貢獻,也擔任過佛光大學及金門大學駐校作家,獲聯合報、中國時報、梁實秋等多項文學獎首獎及三獲金鼎獎的他,邁入創作四十年,已擁有《番薯王》、《金門島嶼邊緣》等34本個人著作。
出生於燕南山古區村,年少的他即以一枝筆不斷發掘、書寫、報導燕南書院、太文巖寺的歷史、故事。此後經歷了四任縣長,包括陳水在率學者踏查遺跡,李炷烽任內破土重建,李沃士剪綵開館,及至陳福海上任後推動活化,讓燕南書院的復現有了永續發展的動力。
據縣誌及文獻記載,南宋時,儒學大家朱熹初仕同安,曾兩度至他所轄文教區浯洲視學、采風,並立書院於燕南山,惟燕南書院到了明代已無確切遺址可考,原址於明末改建奉祀清水真人的太文巖寺,1949年國軍進駐後遭拆毀。在燕南山下成長的楊樹清,基於歷史與土地情感,自1978年即以一枝筆,在島內島外,持續發掘、書寫燕南山與書院、古區與太文巖寺的故事,引起地方、學界、媒體的重視,1990年9月6日,聯合報文化藝術版以〈讓燕南書院活過來〉為題,大幅報導他的呼聲,1991年3月,金門縣政府主辦縣政建設研討會,楊樹清在文教小組首度提案推動金門學研究及重建燕南書院,縣府深表重視,時任軍派縣長的陳水在立即帶領三十多位與會學人,突破軍事管制區,赴燕南山考察,此後,2000年台北市文化局主辦的紀念朱子逝世八百年思想月書院巡禮活動、2001年金門國家公園主辦的金門歷史、文化、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楊樹清再提論文為重建燕南書院加溫。
在他結合鄉人、文史之士的共同努力下,原不為島民熟悉,也不在官方文書地名記載的「燕南山」,獲列入了公車站牌、地籍名錄,古坵也於1995年清明節回復古地名古區。多年來持續推動重建燕南書院與太文巖寺,他強調是一份「歷史的質感」的追尋,消逝在金門文獻中的燕南書院,當金門公車路線有了燕南山一站,卻不見燕南書院的歷史、文化標的物。原本止於庶民生活記憶中「想像的書院」、「消失的巖寺」,復現的美夢成真,「金門縣燕南書院歡喜入厝暨太文巖寺」於2002年12月25日開光安座,寫下金門人集體創作復現一座宋代書院與明代五大名寺的人文傳奇。如今,書院重現了,朱子學風、書院教育能否活化,與書院併存的寺廟信仰香火如何延續,此一「靈魂工程」更勝於「硬體工程」。需要官民投入更多的情感、心力灌注。
‧一枝筆,道盡燕南古風華
從一枝筆開始寫起,民間文士與聚落居民歷三十多載的發起推動,官民合作,展開評估調查、取得土地與經費後,耗時六載施工期,耗資一億一千萬元,終完成金門縣燕南書院暨太文巖寺復建,又取得文建會(今文化部)登為全國第一例文化景觀,隨後由出資興建的金門縣政府與社團法人金門縣燕南書院暨清水祖師經營管理協會共同擔負經營管理之責。
楊樹清表示,從有限的文獻線索尋找支撐點,也發揮人文想像空間,燕南書院是金門民間與官方合力復現、活化歷史景觀,使之成為人文景點、亮點的絕佳案例。南宋大儒、一代理學家朱熹仕途之初任同安縣主簿視學浯洲,「設帳燕南院」傳唱八百多年的人文樂章,也將因書院的再造有了個「海濱鄒魯朱子島」的旋律與圖像。但燕南書院再現的精神與發展,也如易學、書藝家姜一涵教授登山造訪時發出的關切:書院的殼有了,靈魂呢?
朱熹、儒學、書院之於金門的教育、文化意義,楊樹清舉1990年秋季,在世界文化遺產重鎮福建武夷山舉行的紀念朱熹誕辰八百六十周年國際學術會議,董金裕教授發表論文〈朱子與金門的教化〉,籲兩岸重視朱子與金門的人文關係,他強調「金門以此孤懸海外的區區小島,而能脫除蠻荒之羽,蔚成良好的風俗,並培養出良好的人才,且在學術上有可觀之成果,雖然不是朱子親自施教所使然,但是間接受到了朱子的霑溉,則不容置疑。朱子對於金門文教之興盛,確實有相當程度的關聯。」他認為這一段客觀的論述,帶出了朱子之於金門文風的深遠影響,也間接點出了「燕南書院」存在的人文象徵、歷史意義。
朱子理學文化被視作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中之重」,金門的文化論述中也少不了朱子,更是追索朱子人文發跡的源頭,如今因著「燕南書院」的再現,勢必牽動世人踏尋「朱子島」的腳步,也為金門推動登錄世界文化遺產加溫,因之,如何跳脫止於一座書院、廟寺的外殼格局,導入朱子學說的精神、書院教育的活化,才是燕南書院「復活」後的新課題。
活化燕南書院的第一堂課,今年3月8日下午,由文史考證、文學書寫催化燕南書院再現的楊樹清進行首場燕南講座「從南宋到南明:朱熹、燕南書院與金門文學」,朱熹、燕南書院與金門文學,從南宋談到南明,文學家開講,從南宋朱熹的〈次牧馬王祠〉詩到南明兵部尚書盧若騰訪寫太文巖寺的〈贈達宗上人〉,幾百年間,見證了金門獨特的風土人情、文學地景,楊樹清從一個村落、一座書院出發,將穿梭時空,娓娓道來這段精釆歷史故事,得到廣大回響。
‧一片心,擘畫燕南新願景
在缺乏經費預算、人力編制支援下,以土地情感、文化熱情接任燕南書院院長的楊樹清,仍對書院的發展,充滿信心。就現有空間佈置與功能發揮,他指出,「金門縣燕南書院暨太文巖寺」,主管單位金門文化局於設計之初順應民情,將書院與寺廟結合興建,空間運用宜兼具兩者的歷史意涵,並具展示及教育功能。因此,他對書院與巖寺合一的空間佈置提出了幾項初步規劃作法:
一、規劃朱子學特色典藏圖書館:現有圖書館在金門文獻典藏品外,宜再增加朱子學、書院、清水祖師的相關研究文獻及圖書,並分類館藏、編碼、管理,供學者、地方文史工作者、社區民眾、研究單位閱覽或借閱。圖書館亦可推動出版朱子學、燕南書院、清水祖師相關研究專著、拍攝導覽短片,充實相關圖書管理設施,網際網路圖書查詢系統、書籍借閱管理系統及專人負責,並佈置閱覽室及親子或兒童圖書空間。
二、佈置歷史迴廊展示空間:從宋朝朱熹首仕同安,采風、講學浯洲,到明代太文巖寺與清水祖師、天地會的歷史關聯,及至現今兩者合體重建的歷程,結合金門古官道文化,從南宋到南明,依照編年紀事,作為歷史迴廊展示空間,將燕南書院暨太文巖寺的相關人物、文物、史料的收藏、研究,常設展示,並配合「金門縣燕南書院暨太文巖寺」與地方文化相關的主題辦理特展。
三、活化書院現代教育功能:佈置講堂、演講廳,定期舉辦燕南講座及讀經班、寫作班、文化營、國學營,並充實相關教學影音設備,佈置實作、互動操作或是DIY教室,學者短期駐院講學研究場所,並能提供講學、研習者的住宿空間。
四、豐富宗教信仰祭祀活動:收集閩台清水祖師與太文巖寺的宗教信仰、祭祀活動史料,佈置出金門相關民間信仰、風俗的展示或實作空間。
為彰顯燕南書院教育功能,定期舉辦燕南講座,並運用展示空間辦理文資收藏展以發揚書院文化精華外,楊樹清也對燕南書院的發展願景表達想法、作法,對島內,書院必須與附近的社區、社團、學校結合,辦理社區文化講座、研習,聘生活、文化美學及心靈成長相關領域專家主講,增進民眾參與感;對島外,可與兩岸的書院、大學及朱子學研究等文化團體策略結盟,提高以金門、燕南書院為中心的朱子學、金門學研究能見度。同時,計劃發行《燕南書院院誌》年刊,為當年度燕南書院大事紀、收錄朱子學相關文獻收集、學術研究、專欄著作、史料及活動訊息。為讓更多鄉親、遊客親近浯島、朱子、燕南書院,清水真人、太文巖寺,可以院寺意象,並配合古官道歷史迴廊的推動,開發文創產品,製作宣導品,活絡景點。
燕南載道,文風傳啟。以一枝筆推動一座書院的復現,如今在縣長陳福海、文化局長呂坤和誠摯的邀請下及鄉親們的祝福聲中,回到長年情感繫念的燕南山,參與書院的活化工程,燕南書院院長楊樹清的書院教育夢工程,值得期待。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