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當年烈嶼老兵重回駐地懷舊

一群陸軍野戰砲兵第638營營部連的軍友們,回烈嶼憶舊,巡訪當年友人林秀玉、陳俗治、陳美珍,大夥兒參觀文化館,留下紀念畫面。(許加泰攝)
一群陸軍野戰砲兵第638營營部連的軍友們,回到烈嶼尋訪當年陽山駐地與熟識的居民,老兵們重回被埋沒在荒煙蔓草中的營區,憶當年軍中生活,打開塵封的記憶。軍友表示,營區建築物和碉堡殘破不堪了,「很可惜!」軍友希望相關單位能保留營區的面貌,讓曾經駐守的老兵返金時能找到「自己的家」,重溫當年服役的回憶,並告訴家人當兵的點滴。
把金門當做第二故鄉的老兵陳建華、翁仲言,曾三度邀集同袍回到烈嶼陽山的駐地懷舊,每一趟的同袍和眷屬愈來愈多,從十人到這一趟含眷屬有八十人,除了尋找往昔的青春記憶,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尋訪營區附近小店和東林街雜貨店老闆娘,老兵們惦記著的是這一份記憶中的感情。
陳建華說,當年「春嬌與志明」的電視劇火紅,同袍都稱營區附近小店的老闆娘「春嬌」,不知道她的本名,兩度來金尋訪不著,當年他負責營區參四文書工作,翁仲言是營區的「採買」,熟識東林街雜貨店的老闆娘「財嫂」,這一次有找到「財嫂」,也就是陳俗治,但「財嫂」也不知道誰是「春嬌」,熱心的「財嫂」向好友陳美珍打聽,才知道當年同袍口中的「春嬌」就是林秀玉,地方人叫她「阿英」。同袍很開心見到當年的好朋友,經過了20多年的漫漫歲月,很難得大家還能聚在一起敘敘舊,回味當年的生活回憶,大夥兒有聊不完的生活點點滴滴。
陳建華也代表同袍贈送陸軍野戰砲兵第638營營部連的紀念服,林秀玉、陳俗治、陳美珍三位姊妹伴開心的穿著,並陪著他們參觀文化館,一起餐敘,留下紀念的畫面。
軍友眷屬表示:「以前在家裡聽 先生他們講當兵時的事,比較無感,但來了金門之後,就比較能體會他們回憶當兵時的種種情緒。」
翁仲言說,陽山營區有太多深刻的記憶,有回憶就有掛念!前兩次回到營區,看著廢棄空蕩的營舍,有太多的不捨,這一趟回到營區,大門還有鐵網圍籬起來,卻也擋不住同袍要深入營區找尋記憶的衝動,大夥繞小路披荊斬棘進入營區,合力將環境整理一番,也為營舍上漆,讓已佈滿樹枝藤蔓的營區再現光明。同袍在廢棄的營舍、碉堡裡細心尋找舊時的印象,試圖從腦海裡拼湊出那段曾經的記憶。
翁仲言說,這些營區曾扮演著捍衛台灣的重要軍事要塞角色,駐守在基地的官兵,堅守崗位守護家園的安全,如今,雖然卸下軍事戰袍,但是對於每一位老兵來說,還是有著一段深厚的感情,如果能將營區保留下來,或許那天還能開放老兵重住營區,讓他們過著往日晨操早起、規律如一的生活,再度回味戰地當兵的時光,喚起他們也帶著下一代回金門找尋昔日的回憶。翁仲言說,這些戰役遺跡,也會是金門發展觀光的重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