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再生物品跳蚤市場 廣受婆婆媽媽青睞

東門臨時攤販區跳蚤市場,等著大家去挖寶。(許峻魁攝)
地球資源有限,近年來環保的風潮席捲全球,「永續」的觀念此刻正夯,並在世界各地紛紛萌芽。金城鎮公所環保課於今(一○六)年初在東門臨時攤販集中區設立了「金城鎮公所二手及再生物品跳蚤市場」,現場賣起了二手整修品,許多產品也受到採買民眾的熱愛。其中以四色牌為創意發想所創作出來的藝術擺飾更是相當吸睛,尤其是以「四色牌隔熱墊」的堅固便宜與耐用,最受到婆婆媽媽的消費者們的青睞了。
金門地區各鄉鎮的環保清潔隊皆有回收再生的相關政策與回收展示場所,金城鎮公所的環保資源回收展售地點,目前是設置於古區的燕南山資源回收中心,但礙於其距離金城市區較遠些,因此也讓鄉親們的近用性稍微打了折扣。反觀東門市場,每日上午都是人聲鼎沸,也是婆婆媽媽們每日採買食材重要的菜市場,因此金城鎮公所環保課便選在臨時市場攤販集中區裡面設置了「跳蚤市場」,讓資源回收展售據點能夠延伸進入市區,也讓更多人看見與了解,回收再利用的產品是很不錯的新選擇,同時還能夠增加臨時市場的使用率以及人潮。
金城鎮公所設置於臨時攤販區的跳蚤市場中,主要以展售回收整修品為主,例如:國中小報廢課桌椅、整修後的家具、腳踏車、電器產品(吹風機、掛鐘),或是以廢油桶加上木材所製成的傳統畚箕等,以及回收成衣與高粱酒瓶製成的水杯、筆筒等,種類相當多元。環保課說明,這些產品基本上都是從燕南山資源回收中心拿到市場來展售,目的是希望更多民眾認識回收品的好處。
攤位上以「四色牌」為材料所創作而成的各種藝術品及擺設品,可從遠處就看到,鮮豔的顏色十分吸引大眾目光,這些物品都是由環保課的職員們巧手打造,而在攤位負責打理的蔡玫瑰以及方銀絲兩位員工,也都會趁著空檔,一紙一紙慢慢摺出許多四色牌飾品。
方銀絲表示,在跳蚤市場的攤位中,除了以高粱酒瓶切割磨砂製作而成的水杯以及筆筒受到消費者們的歡迎之外,其次就屬於利用四色牌堆疊而成的「隔熱墊」了。這些隔熱墊,小的一個只要賣三十元,大的也只需要四十元,而且由於四色牌的紙質屬於厚紙,因此製作出來的隔熱墊相當堅固而且耐用,因此吸引許多婆婆媽媽的喜愛,他們都會特地買回家當作餐桌上的桌墊來使用。
四色牌產品可說是金城鎮公所環保課的獨特商品,環保課員工方銀絲指出,這些四色牌常常用過幾次之後就會被丟棄,看在環保課同仁的眼中其實覺得相當浪費,而這些四色牌在經過同仁們手工拼湊之後,便能成為實用的小器物。除了隔熱墊之外,像是聚寶盒也相當受到歡迎,雖然看似簡單好做的成品,其實至少就需要用到四千張左右的四色牌,而且一個完成品也是需要花費一周至十餘天左右的時間來慢慢黏合而成的。此外,用四色牌做成的「金門之熊」創作,更曾經在環保局舉辦的比賽中獲獎。另外,在跳蚤市場展示架上,還有一個以四色牌拼織而成的「金門」裝飾品,也是極具有在地特色。
另外,鎮公所回收來的報廢吹風機與時鐘,在經過職員的整修翻新之後,所有二手品的外表如新,加上因為價格比起全新品要便宜不少,因此受到許多民宿業者以及學生都相當的青睞。而現場也有不少童裝服飾,若是家有小朋友的家長們也可以前往尋寶,方銀絲特別說明,這些現場展售的服裝,都是商家送到清潔隊進行回收的商品,全部其實都是過季全新品,而且吊牌都還保留著,環保同仁只要經過稍加整理以及重新包裝之後,價格相當經濟實惠。
原本在燕南山有展示館之外,今(一○六)年起也於東門市場設立跳蚤市場,其目的就是希望民眾參觀體驗的機會,進而能夠提高他們採購的意願。而資源回收的目的要貫徹垃圾分類與源頭減量,透過回收體系的運用,讓廢物得以再度被利用。東門的跳蚤市場,營業時間是周一至周五,每天的上午八點到十一點半;下午一點半到四點半的時間,歡迎民眾前往參觀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