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烈嶼海外移民文化 研究成果將開放參閱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綜合報導。
點閱率:998
字型大小: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辦理《近代烈嶼海外移民及其文化傳播》,107年度之調查研究成果著重在汶萊烈嶼鄉親的移民記憶,報告內容充實且參考資料豐富,是研究海外華僑發展史很好的參考資料,將於108年初開放於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官網(http://www.kmnp.gov.tw/),歡迎民眾自由下載參閱。
金管處指出,該處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江柏煒教授團隊,自107年起辦理為期2年的《近代烈嶼海外移民及其文化傳播》計畫│在連鎖式移民的機制下,烈嶼人主要的出洋地為汶萊(Brunei)及新加坡(Singapore),在新加坡的烈嶼移民一開始多數以駁船業為生,在汶萊則經營小雜貨生意。本計畫107年度主要著重在汶萊烈嶼鄉親的散居、定居與歸鄉經驗等移民記憶,試圖了解汶萊華人社會、經濟與生活史,108年度則將更多關注新加坡的烈嶼鄉親。
金管處表示,烈嶼面積14.85平方公里,人口數約5千餘人。19世紀中葉以後,烈嶼人出洋謀生。其中,位於婆羅洲西北、面積5,765平方公里的蘇丹邦國汶萊,祖籍烈嶼的移民及其後裔,是當地華人社會最重要的社群。經由田野調查、文獻考證及口述訪談,本計畫探討汶萊烈嶼移民的南渡歷程及其分布,並記錄了包含丕顯天猛公甲必丹王文邦家族、丕顯天猛公拿督甲必丹林德甫家族、丕顯拿督甲必丹劉錦國家族、西路林氏家族、林文坤家族、林水聽家族、林國民家族、洪秉輝家族及林長鏢家族等幾個代表性家族,探討華僑網絡及文化認同的建構。人在海外的華僑,透過參與僑鄉各種公共事務重建地方網絡,以確保地方影響力。自1920年代起,海外華僑積極參與烈嶼的祠廟修建,特別是對於烈嶼四甲共同祭祀的烈嶼保生大帝廟的捐獻,可以獲得跨宗族、跨社區的崇高地位;同時由於身處伊斯蘭國度,接受蘇丹的封銜有助於增進他們與王族的關係,更有利於僑居國地位的晉升;當然,蘇丹賜予華人社會領袖封銜也可懷柔、拉攏他們對於國家、王室的效忠。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