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成熟時節 小麥與燕麥有所區別

小麥和燕麥都是人類主食之一,兩者到底哪裡不同,其實小麥麥穗較紮實。(李增汪攝)
小麥和燕麥都是人類主食之一,兩者到底哪裡不同,其實小麥麥穗較紮實,燕麥麥穗則較鬆散。地區目前正值小麥即將收成,在田間一般都只看到種植小麥,燕麥則比較少見到。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指出,燕麥(學名:Avena sativa)別稱皮燕麥,為禾本科早熟禾亞科燕麥屬植物,是人類的主食之一,常製成燕麥片、大燕麥片販售,大燕麥片也常作為家畜的飼料。燕麥是高營養成份的食物,定期食用時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
燕麥中所含的燕麥球蛋白(Avenin,是類似小麥中麥膠蛋白的成份)會讓少部份人有乳糜瀉症狀。而燕麥在製造過程也常會混合到少量含有麩質的穀類,例如小麥及大麥。燕麥含有植酸攝取過量會影響鈣、鐵、鎂的吸收,為骨質疏鬆症、貧血患者應注意的產品,加工製品單位熱量遠高於米飯,糊化後升糖指數(GI值)亦會增加。
一般認為「燕麥」之名是因為其果實形似燕子的尾羽。另外,日語中還將燕麥或野燕麥稱為烏鴉麥/烏麥。
燕麥生長在溫帶區域。相比起其他穀物(如小麥、黑麥、大麥),它對夏天溫度要求較低,能承受更多的雨水。因此,燕麥的種植在擁有冷濕夏季的區域(如歐洲西北部)尤為重要。為了延長種物的生長季節,燕麥甚至也在冰島種植。燕麥是一年生植物,可以在秋天(在夏末收穫)或春天(在早秋收穫)種植。燕麥早在摩訶婆羅多時代就被種植在喜馬拉雅山脈的高處峽谷里(例如現今印度的喜馬偕爾邦)。在那裡,燕麥被叫做jau。這裡的氣候不適合種植稻米、小麥或小米。
而小麥是小麥屬(學名:Triticum)植物的統稱,是一種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植物,最早起源於中東的新月沃土(Levant)地區,後來廣傳至歐洲與中亞地區。小麥是三大穀物(稻米、小麥和玉米)之一,產量幾乎全作為食用,僅有六分之一作為飼料使用。小麥直接食用口感不佳,故小麥是以磨成麵粉製作加工食品為主,是歐洲、亞洲各國家以及北方地區熟悉的主食。
小麥屬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稈中空或基部有髓,有分櫱;莖具4~7節,有效分櫱多少與土肥環境相關。葉片長線形;穗狀花序直立,穗軸延續而不折斷;小穗單生,含3~5(~9)花,上部花不育;穎革質,卵圓形至長圓形,具5~9脈;背部具脊;外稃船形,基部不具基盤,其形狀、色澤、毛茸和芒的長短隨品種而異。穎果大,長圓形,頂端有毛,腹面具深縱溝,不與稃片粘合而易脫落。
小麥的穎果是人類的主食之一,磨成麵粉後可製作麵包、饅頭、餅乾、蛋糕、麵條、油條、油餅、燒餅、煎餅、水餃、煎餃、包子、餛飩、蛋卷、方便麵、年糕、意式麵食、古斯米、烏龍麵、義大利麵等食物;發酵後可製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質燃料。
小麥也可作為家畜的飼料,麥草也可作為飼料或鋪設屋頂的材料;稈可作為編織和造紙等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