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出錢 塔后傳統建築修復工程動工

縣長楊鎮浯(右一)昨主持金湖鎮塔后22號傳統建築物修復工程動工典禮。(楊水詠攝)
金湖鎮塔后22號傳統建築物修復工程動工典禮於昨日隆重舉辦,金門縣長楊鎮浯主持及擔任主典官行獻禮,手持瓦刀、金紙在屋角進行動土儀式後,縣長楊鎮浯與金湖鎮長陳文顧等人,一起持金鏟為塔后22號古厝修復工程動工,祈求工程順利圓滿、做得完美。塔后22號傳統建築物興建於民國廿三年,係屬少見的三落大厝格局,由縣府全資修復,總工程金額新台幣二千三百五十一萬餘元,預訂明(110)年九月完工,縣長楊鎮浯希望成為注入新元素、新活力的「新舊共生」的傳統建築物模範!
塔后22號是一棟深具歷史意義和閩南、洋樓文化資產的傳統建築物,其修復工程動工典禮於昨天上午十時吉辰舉行,縣長楊鎮浯擔任主典官主持動工祈福儀式,縣府建設處長文水成、金湖鎮鎮長陳文顧、金湖鎮代表會主席蔡乃靖與代表蔡建偉、洪海水,以及新湖里里長陳錦章、興建人陳廷箋外孫謝敦寧、文史學者黃振良等人參加及觀禮,也是地方喜事一樁!
縣長楊鎮浯表示,金門有很多閩南式傳統建築,是我們引以為豪為傲的珍貴資產,也是先輩們留下來的豐富資產;過去受限於土地取得等種種因素或各方面原因,在修復過程重要的是取得當事人的意願,或因產權問題延宕至今,縣府努力克服所有困難,希望盡量協助推動傳統建築修繕計畫。
縣長楊鎮浯說上任後,他致力於在地區金酒和觀光產業之外,希望推動新型產業包括大健康產業、跨境電商物流,更在乎的是把地區具有好的價值,能夠保存下來,營造好的環境和居住品質。在金湖鎮轄區也下很大決心,有山外溪周邊整治及整體環境改造、乳南二營區花巨資興建藝文特區……,均期望在傳統價值,能夠帶給大家更好文化環境。
在傳統建築修繕也是文資建設重要一環,縣長楊鎮浯指出,過去由縣府出資一半補助修建傳統建築,也取得一定修繕保存成果,約計有六百多件,耗資八億多元。在這兩年,縣府亦修訂辦法增加一個選項,如果取得當事人同意三十年使用權,由縣府全資補助傳統建築物修復工程,讓業主或房屋持有人能夠更好規劃,使其傳統建物持續完好保存,至目前縣府自辦工程計十一件,現已完工三件。
塔后22號傳統建築物修復工程也是在屋主代表全力支持之下,由縣府取得三十年使用權限的全資修繕工程。縣長楊鎮浯表示,縣府提供更多元模式,讓地區傳統建物得到妥善保存及使用;塔后22號在地方也是一座很有代表性建築物,為陳廷箋於民國23年興建的三落大厝,一、二落為傳統閩南式,第三落為番仔厝型式,格局非常大器,為地區少見傳統建築物,未來除妥善保存及思考如何導入使用與活化,讓既有文化資產有效保存,並注入新元素、新活力,讓塔后22號傳統建築物成為「新舊共生」、風華再現的好案例,使地區傳統建築繼續整建起來,讓地區既有資產好好保存及進一步發揚光大!
金湖鎮長陳文顧也表示,塔后22號傳統建築物是一座具有戰爭歷史的古厝,在縣府全資補助原貌重建,讓它再現往日風華!同時,他感謝興建人陳廷箋外孫謝敦寧同意讓縣府使用三十年及經營管理,未來將能為金湖鎮帶來觀光人潮和經濟效益,讓地方經建有成長績效。另,陳文顧期望承包廠商能夠善盡施工責任,讓塔后22號傳統建築物修復如期如質完工,讓古厝美輪美奐,風華再現!
塔后22號傳統建築物興建人陳廷箋外孫謝敦寧表示,很高興與榮幸能代表家屬出席,參加縣府為先祖外公陳廷箋祖厝整建動工典禮。塔后22號傳統建築物原先就有意捐贈給政府保存,如今看到縣政府願意出資,幫這棟已經破亂不堪古厝,重新依照原貌整修,日後並做為縣府發展觀光之用,這也是我們後代子孫紀念先祖外公最好方式,也以非常感恩的心參加動工典禮。同時,他也表示由於疫情的緣故,在廈門的舅舅很遺憾地無法前來參加。因此,他最後謹代表家屬,再次謝謝楊縣長,陳鎮長在這段時間內辛勞,支持和幫助,讓古厝得以修復恢復原貌,祝福大家身心健康平安!
縣府建設處表示,縣府辦理傳統建築物獎助補助計畫,屋主只需自付一半經費,迄今投入新臺幣八億五千萬餘元,修復完成六百四十八棟。但為強化傳統建築物之保存,又於107年開始辦理由縣府負擔全部費用之自辦工程計十一件,迄今投入經費新台幣一億二千萬餘元,現已完工三件。金湖鎮塔后22號傳統建築物修復工程係依據民法及土地法規定,向屋主取得三十年的使用權利後,由縣府全權負責修繕作業,工程金額新台幣二千三百五十一萬餘元,作為金湖鎮塔后地區典範,除配合維護傳統建築風貌獎助自治條例來做規劃,並加入現代設備與再利用方案設計,日後可做為委外經營民宿或餐廳,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營造整潔舒適之環境,象徵為塔后地區傳統建築風貌工程品質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相關新聞刊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