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108年十大死因 惡性腫瘤居冠
金門縣衛生局轉述衛福部公布之108年各縣市十大死因統計,金門縣108年十大死因前三名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肺炎,其中本縣十大癌症前三名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肝和肝內膽管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其中又以氣管、支氣管及肺癌、食道癌、及攝護腺癌排名較107年上升。
依衛生福利部公布108年本縣十大死因統計,惡性腫瘤連續38年蟬聯全國十大死因居冠,本縣108年十大死因以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與肺炎居本縣主要死因前三位,依序為:1、惡性腫瘤(死亡人數265人),2、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死亡人數98人),3、肺炎(死亡人數51人),4、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49人),5、糖尿病(死亡人數37人),6、高血壓性疾病(死亡人數26人),7、事故傷害(死亡人數26人),8、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死亡人數22人),9、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死亡人數20人),10、蓄意自我傷害(死亡人數15人)。
衛生局表示,本縣108年死亡人數計786人(男性461人,女性325人),較107年755人增加31人,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314.5人,與107年每十萬人口316.4人相較降低0.6%,也低於全國標準化死亡率每十萬人口408.2人。
與全國十大死因相較,本縣高血壓性疾病及蓄意自我傷害(自殺)排名分別為第6及第10順位,全國排名則為第8及11順位。108年本縣死亡人數與107年相較以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107年十大死因第12位;108年十大死因第9位)、糖尿病(107年十大死因第6位;108年十大死因第5位)分別上升66%、23%較為顯著,敗血症(107年十大死因第9位;108年十大死因第13位)、慢性肝病及肝硬化(107年十大死因第10位;108年十大死因第11位)則分別下降53%、32%較為顯著。
衛生局表示,本縣108年十大癌症死因依序為: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死亡人數51人),2、肝和肝內膽管癌(死亡人數44人),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死亡人數35人),4、食道癌(死亡人數28人),5、女性乳癌(死亡人數12人),6、前列腺(攝護腺)癌(死亡人數10人),7、胃癌(死亡人數11人),8、胰臟癌(死亡人數11人),9、口腔癌(死亡人數10人),10、子宮體癌(死亡人數4人),108年本縣癌症死亡人數計265人(男性166人,女性99人),占所有死亡人數33.7%,標準化死亡率108.2人,與全國癌症標準化死亡率121.3人相較低11%,另與本縣107年癌症標準化死亡率121.8人相較下降14%。
統計結果顯示,本縣氣管、支氣管和肺癌、肝和肝內膽管癌及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居本縣十大癌症前三位,其中又以氣管、支氣管及肺癌(107年癌症十大死因第2位;108年癌症十大死因第1位)、食道癌(107年癌症十大死因第6位;108年癌症十大死因第4位)及前列腺(攝護腺癌)(107年癌症十大死因第7位;108年癌症十大死因第6位)排名較107年上升。
衛生局表示,本縣108年十大死因除惡性腫瘤,其餘死因如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多與現代人常見的代謝症候群有關。為增進縣民健康,金門縣衛生局近年來積極推動各項健康促進工作,包括菸害防制、金門縣政府補助自費健康篩檢、營造健康生活環境、糖尿病共同照護等,並辦理子宮頸抹片檢查、乳癌、口腔癌、大腸癌等免費癌症篩檢。
衛生局呼籲民眾注意自身的身體健康,從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開始,如不抽菸、不喝酒、不吃檳榔、少吃燒烤紅肉、少吃加工食品,除烹調少糖少鹽少油外,多攝取天然蔬果,規律運動等,並請定期健康檢查,檢查結果若為異常,要配合醫療院所進一步複診及確診,才能真正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在工作之餘,多加注意愛護自己及家人的健康,才能擁有快樂美滿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