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找回烏坵的歷史 高丹華發表2本新書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綜合報導。
點閱率:1,851
字型大小:
烏坵文史工作者高丹華在基隆舉行「王盛傳與他的弟兄們、烏坵‧南海部隊」暨「看見烏坵燈塔」新書發表會等活動。(高丹華提供) 烏坵文史工作者高丹華在基隆舉行「王盛傳與他的弟兄們、烏坵‧南海部隊」暨「看見烏坵燈塔」新書發表會等活動。(高丹華提供)
書中人物、當年南海部隊老兵張細山(左起)、黃菁華和邱水金出席與會。(高丹華提供) 書中人物、當年南海部隊老兵張細山(左起)、黃菁華和邱水金出席與會。(高丹華提供)

 烏坵文史工作者高丹華在基隆舉行「王盛傳與他的弟兄們、烏坵‧南海部隊」暨「看見烏坵燈塔」新書發表會,高丹華說,游擊隊老兵與老燈塔守當年抵台的第一站就是基隆,尤其老兵又與韓戰反共義士之間存在歷史因緣,在一二三自由日前夕發表新書,更有意義,並希望「他們被歷史遺忘,我們幫他們找回來」。
福建反共救國軍閩南地區總隊,簡稱南海部隊。高丹華指出,南海部隊是駐紮烏坵燈塔下的第一批國軍,王盛傳是駐紮烏坵燈塔下首位將軍。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在中共「抗美援朝」參戰後,為了牽制共軍調動更多軍隊全力支援韓戰,透過「西方公司」要求中華民國金門、馬祖地區的東、南海游擊隊向大陸沿岸發起突擊作戰。
1953年7月韓戰結束,中共戰俘中有1萬4253人選擇到台灣,第一批於1954年1月23日抵達基隆,中華民國政府稱他們為「反共義士」,並定1月23日為自由日,1993年並擴大為「世界自由日」。
在此同時,南海部隊納入國軍正式編制,大部分撤退抵台的游擊隊員也都是由基隆港上岸,後來多數落戶基隆地區,間接參與了基隆漁業發展。
高丹華說,選擇在世人逐漸淡忘的一二三自由日前夕,在基隆發表新書,主要在銜接南海部隊與韓戰反共義士間的歷史因緣。特別的是,發表會現場阿樂哈海鮮海景餐廳店主,也是南海部隊第二代。
新書發表會由高齡86的南海部隊吹號手張細山吹號下,揭開序幕。交通部次長祁文中表示,燈塔的精神在於燈塔家族的故事,身為燈塔家族第二代,新書的出版是燈塔家族的大事,他與有榮焉,即便公務再忙,也要排除萬難出席。
 金門縣文化局長許正芳任職金門縣港務處多年,熟悉燈塔業務,他也呼應說,未來要跨交通部、文化局與地方各單位,發掘更多的燈塔家族和老英雄的故事。
王盛傳的公子、台北市永春同鄉會理事長王國棟,感謝高丹華完成了第一本記錄南海部隊故事的專書;基隆市閩南同鄉會理事長駱錫賢也說,因著這兩本新書,可以讓後人了解先人對這塊土地的奮鬥。
高齡101的南海部隊老兵黃菁華是金門女婿,兒子是中研院院士黃一農。黃菁華談起過往,聲如洪鐘。他說,從19歲進入黃埔軍校,到躲避共產黨追殺2年,從福建逃到香港,再轉到金門溪邊,有幸成為南海部隊的一員,但自謙對國家社會沒有什麼貢獻。後輩81歲的陳亞獅和83歲的林清安也來到現場,向他致敬。
1990年代在陸戰隊小坵連擔任排長的陳恩民,以小老弟身分送來連上弟兄30週年紀念禮給老戰士。此外,由於黃菁華也曾駐守東引,曾在馬祖服役的林浩傳也特地秀出臂膀上的反共救國軍刺青,紀念他們被遺忘的過往。
新書發表會同時追悼書中記載但已辭世的老兵:台灣吳玉添和黃瑞德、新疆陳光澤和廈門沈紅珠。金曲獎歌手羅思容則是獻唱「塔照烏坵」。
高丹華說,在為烏坵燈塔復燈與爭取列入國定古蹟過程20年歲月中,直到向基隆籍立委蔡適應陳情才獲具體回應,她感謝立委蔡適應以「一本南海事,半部民國史」,為「王盛傳與他的弟兄們-烏坵‧南海部隊」下了最佳註解。
此外,高丹華的祖父高瑞翁登上台灣的第一站也是基隆。高丹華說,曾陪伴父親高金振到基隆海關訪友未遇,期盼經由這次新書發表找到這位父親友人。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